客舍秋来忆旧居,一帆归去落东吴。
他年寄我新诗句,即是云栖小筑图。
申应时卜居京口名之曰云栖又曰小筑乞诗送行
申应时在京城(今开封)卜居,命名为云栖,又称为小筑。我请求他为我的离去写一首诗,以作纪念。
客舍秋来忆旧居,一帆归去落东吴。
每到秋天我就会想起故乡的家,乘船离开后,就飘向了东吴。
他年寄我新诗句,即是云栖小筑图。
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你给我寄来一首新的诗,那将是我在云栖小筑的生活画卷。
客舍秋来忆旧居,一帆归去落东吴。
他年寄我新诗句,即是云栖小筑图。
申应时卜居京口名之曰云栖又曰小筑乞诗送行
申应时在京城(今开封)卜居,命名为云栖,又称为小筑。我请求他为我的离去写一首诗,以作纪念。
客舍秋来忆旧居,一帆归去落东吴。
每到秋天我就会想起故乡的家,乘船离开后,就飘向了东吴。
他年寄我新诗句,即是云栖小筑图。
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你给我寄来一首新的诗,那将是我在云栖小筑的生活画卷。
题湖南清绝图 故人来从天柱峰,手提石廪与祝融。 两山坡陀几百里,安得置之行李中。 下有潇湘水清泻,平沙侧岸摇丹枫。 渔舟已入浦溆宿,客帆日暮犹争风。 我方骑马大梁下,怪此物象不与常时同。 故人谓我乃绢素,粉墨妙手烦良工。 都将湖南万古愁,与我顷刻开心胸。 诗成画往默惆怅,老眼复厌京尘红。 注释: - 故人来从天柱峰:故人(老朋友)从天柱山(位于湖南省)走来。 - 手提石廪与祝融:石廪
诗句释义: 樵夫的柴杖在初春时节,并没有主人,鸡豚各自回到了自己的家中。 译文: 在早春时节,樵夫的柴杖并没有主人,而是自由自在地行走。而那些鸡和猪也各奔东西,回到了属于自己的家园。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韩驹的作品。韩驹(1080~1135)北宋末南宋初江西诗派诗人,诗论家。韩驹字子苍,号陵阳先生,江西南丰人。他的诗风格清新、明快,具有一种独特的韵味。他的创作涉及许多方面,包括山水田园
止应独有江山秀, 合自都无廊庙心。 注释与译文: - 诗句:止应独有江山秀,合自都无廊庙心。 - 注释:独自拥有美丽的江山景色;国家治理(的)中心(或曰官府所在地)没有宏伟壮丽的建筑。 - 译文:只有自己独有的美丽江山;国家治理的中心却没有雄伟的建筑。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对国家治理中心缺乏宏伟建筑的遗憾。通过对比自然之美和国家治理中心的建筑
译文:孤舟晚飏,湖光里,衰草斜阳,无恨意。 注释:孤舟(一说是小舟)、晚飏(飘扬)、湖光(指湖水),都是诗人所见之景;衰草、斜阳,都写出了夕阳下景色的萧条凄凉,也衬托出了游子的孤寂落寞;“无恨意”,是说心中没有怨恨之意。 赏析:此诗首句写诗人乘船在湖面上荡漾的情景,次句则写夕阳西沉,晚风拂过,湖上飘动着孤舟。后三句写湖上景色,以及诗人由此而产生的感觉。全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凄清、悲凉
【注释】 暗:昏暗,不明亮。苔:苔藓。冶:鲜艳。家:指园林中的庭院。 【赏析】 这首诗描写的是诗人在一个雨天到林外散步,看到庭院中苔藓鲜亮而显得格外的幽静,从而产生的一种心境。 “雨暗阶前路”是第一句,写诗人在林外漫步时,天色阴暗,看不清前面的小路,只好摸索着前进。这里,诗人没有写自己的心情和感受,而是把视线转向了周围的环境。 “苔冶林外家”是第二句。这里的“家”,不是诗人自己的家
【注释】 幽兰不可见,罗生杂榛菅:指幽兰花虽香美却隐没在杂草丛中。罗生:草木丛生貌,比喻幽兰生长的环境。 微风一披拂,馀香被空山:微风轻轻地吹过,幽兰的香气弥漫了整个山林。 凡卉与春竞,念尔意独闲:各种花卉争奇斗艳,争相与春天比美,而你独自保持着自己的清雅。 弱质虽自保,孤芳谅难攀:你的花朵柔弱,虽然能自我保护,但很难再向上生长,成为众花中的佼佼者。 高标如湘累,岁晚投澄湾
解析: 1. 诗句释义: - 问君游梁今几岁: 这句话询问对方在梁地(即现在的四川省部分地区)已经居住了多久。"游梁"可能指的是在四川地区的生活,而"几年"则表达了对时间长短的提问。 - 归去聊为羡于计: 返回后可能会因为某种计划或期待而感到羡慕。这里的"聊为羡"表示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情,而"计"可能是指未来某个具体的计划或者目标。 - 入门四壁妻子空: 进入家门时发现四周都是空荡荡的
注释:八月的人间大地,秋光明媚,景色宜人;在芙蓉溪上沐浴着春光,享受着酣畅淋漓的快乐。 赏析:诗中的“人间”、“秋光”、“酣酣”等词语,描绘出一幅美丽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大自然之中。同时,“芙蓉溪上春酣酣”,又让人感受到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生活状态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诗句释义】洪府:洪州,即今江西南昌。西山:指南昌城西的西山。最景奇:“最为壮观”的意思。 【译文】 洪州的西山景色最为壮观,让人难以忘怀。 【赏析】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洪州西山美景的赞美之情。通过“其二十”一词,可以推测这是一首七言绝句,每行五个字,共四句。整首诗通过对洪州西山美景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和诗人对这片土地的深厚感情
注释翻译为:连绵的山峰横亘在前方,如同伸出的手臂一样,为我挡住了西南方向的蛮族。 赏析:此诗描写的是唐代边疆的壮丽景象,诗人以雄浑的笔触描绘出一幅壮美的山水画,表现了唐朝的疆域广阔,国力强大
注释: 王孙(贵族)难道了解田家的艰辛,妙画因好古才收集。 只有野人翻开书页而笑,回忆骑在牛背上下西畴。 赏析: 诗的前两句是说,贵族们哪里懂得田家的生活,只好用妙笔画来收藏。后两句是说,只有那些粗人才能欣赏到书中的乐趣。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生活的同情和对贵族阶层的不满,同时也流露出了诗人对知识阶层的羡慕之情
注释:风烟迷蒙,路途崎岖险峻,我是一位疲惫的游子;心中充满忧愁,泪水洒满衣襟。道人为何总是把玩这幅画?他可能已不再有离去和归来的念头。 赏析:此诗是诗人对友人修师阳关图的赠别之作。首联写诗人在旅途中看到的景象:风烟迷漫,道路崎岖。这两句既写出了诗人旅途的艰辛,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悲凉与无奈。颔联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情感状态:作为一位羁旅在外的文人,诗人常常感到孤独和无助,内心充满了忧愁
【注释】 1. 题画雪雀:题咏画上的雪雀。 2. 山禽依雪竹:山野中的飞禽栖于雪白的竹子上。 3. 斯人:此人,指画家。 4. 用意:用心。 5. 复谁知:又怎能知道? 6. 禁籞(zhì):古代一种官署名称,此处指宫廷中。 7. 神爵:神话传说中的神兽名,这里指皇帝的御赐物品。 8. 应已传呼:已经传唤。 9. 作画师:成为画师。 【赏析】 诗写一位宫廷画师为皇上所宠,而自己却默默无闻
申应时卜居京口,名之曰云栖。又说是小筑,请我为之作诗送行。 不分开西津亭下石,两年输与白鸥眠。 如今更恨申居士,占断旁边著钓船。 注释: 申应时:即申屠应时。 西津亭:在今浙江嘉定县西,是春秋时期吴王阖闾的都城。亭中有一巨石,相传为伍子胥所埋剑之所在。 输与:指把……交给。 白鸥:一种生活在近水浅滩的鸟类,形似大鹅,毛色洁白,嘴长而直。 而今:现在。 更:更加。 恨:遗憾,惋惜。
【释义】 在龟山寺喝了二年的茶,路上的菰蒲草也嘲笑人。觉得自己是多生累赘,何时才能和父亲一起住在庵里。 【注释】【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在龟山寺饮茶两年的经历。开头两句写诗人与僧道饮酒赋诗的情趣,“道上”指寺庙道路。“笑人”,指讥笑俗人、世人。 后两句写僧人的清高脱俗。这二句是说,自己觉得身有世累,而僧人们却超脱尘世,没有世俗烦扰。“何日”即“何时”,意思是什么时候能和你住在一起?“翁”即老人
【注释】 水横绝浦:水横过渡口。 曾争渡:曾经与渡船争渡。 安得一舟:如何才能有一只船? 淮上钓:淮南江边钓鱼。 【译文】 水在江中横流,渡过了那片河面;浪打船头,又让船儿少留片刻。我怎能得到一只船呢?在淮河岸边垂钓吧!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借“龟山平老”这一景物来表达自己的志趣、抱负和人生态度。首句写水横断浦口,曾与人争渡;次句写浪打船头,又少停留;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