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君十七进御时,举步弄影扬蛾眉。自怜窈窕出绝域,八年未许承丹墀。
在家不省窥门户,岂知万里从胡虏。丰容靓饰亦何心,尚欲君王一回顾。
君不见班姬奉养长信宫,又不见昭仪举袂前当熊。
盛时宠幸只如此,分甘委弃匈奴中。春风汉殿弹丝手,持鞭却趁奚鞍走。
莫道单于无复情,一见纤腰为回首。含悲远嫁来天涯,不知夔州处女髽。
寄语双鬟负薪女,炙面慎勿轻离家。
我们来逐句解读这首诗:
- 题李伯时画昭君图
- 李伯时:指的是唐代的画家李公麟(李公麟是唐朝时期的著名宫廷画家),以擅长人物画而闻名于世。
- 昭君:指的是汉代的王昭君,因被选入宫中为匈奴和亲公主而闻名于世。
- 题:即题诗,指在画作上题写诗文。
- 昭君十七进御时,举步弄影扬蛾眉。自怜窈窕出绝域,八年未许承丹墀。
- 进御:进入皇宫的意思。
- 弄影:比喻女子轻盈地行走,如同影子一样随行。
- 扬蛾眉:指女子扬起眉毛,常用来形容女子美丽。
- 窈窕:形容女子体态优美、举止文雅。
- 绝域:远方或异域。
- 承丹墀:指登上皇帝的宫殿台阶。
- 在家不省窥门户,岂知万里从胡虏。丰容靓饰亦何心,尚欲君王一回顾。
- 不省窥门户:意指不关心家国大事,专注于个人享乐。
- 胡虏:指北方的少数民族。
- 丰容靓饰:指女子华丽的容貌和服饰。
- 何心:意为何必在意,无所谓的心情。
- 尚欲君王一回顾:希望君王能够回头看一看自己。
- 君不见班姬奉养长信宫,又不见昭仪举袂前当熊。盛时宠幸只如此,分甘委弃匈奴中。春风汉殿弹丝手,持鞭却趁奚鞍走。
- 班姬:指西汉时期的才女班婕妤,因被废后而隐居长信宫。
- 长信宫:汉朝时期皇宫中的一个宫殿,常为皇后居住的地方。
- 昭仪:古代对皇后的尊称。
- 分甘委弃:形容将美好的事物放弃给别人。
- 春风:指春天的风,常用来象征美好的时光。
- 弹丝手:指弹奏乐器的手,这里用来比喻宫女善于弹奏音乐。
- 持鞭:拿着马鞭,表示骑马赶路。
- 奚鞍:指西域的马匹,通常用于骑乘。
- 莫道单于无复情,一见纤腰为回首。含悲远嫁来天涯,不知夔州处女髽。寄语双鬟负薪女,炙面慎勿轻离家。
- 单于:古代对边疆少数民族首领的称呼。
- 含悲:指心中充满悲伤。
- 夔州:古代地名,位于今天的四川省东部。
- 处女髽:指女子头上扎着头发髻。
- 双鬟:指两个鬟髻,即两个发髻。
- 寄语:这里是叮嘱的意思。
下面是诗句的译文:
题李伯时画昭君图
李伯时所绘的昭君图,昭君十七岁进献给皇上成为和亲公主。她轻盈地走在画面中,挥动着蛾眉般的眉毛,表现出自己的优雅与美貌。尽管她出自遥远的异国之地,但八年来未能得到皇帝的宠爱。在家中她也不关心国家大事,哪里知道她竟从万里之外来到了匈奴的领地。在春天的汉殿里,她像一位弹琴的高手一样,弹奏着美妙的音乐,手持马鞭却要赶着马车离开。
君不见班姬奉养长信宫,又不见昭仪举袂前当熊。盛时宠幸只如此,分甘委弃匈奴中。春风汉殿弹丝手,持鞭却趁奚鞍走。
班姬曾经被废黜后隐居在长信宫,而昭仪也曾在宫中举起衣袖面对凶猛的野兽。当时她的宠爱如春日般温暖,如今却是这样,将美好的东西都放弃了给匈奴人。春风拂过汉殿的时候,她仍然弹奏着乐器,手持马鞭却要赶着马车离开。
莫道单于无复情,一见纤腰为回首。含悲远嫁来天涯,不知夔州处女髽。寄语双鬟负薪女,炙面慎勿轻离家。
不要以为单于没有感情了,一旦看到你纤细的腰肢就会回头。带着悲伤远离故乡来到天涯,不知道在夔州的山村里,有个女孩正在梳妆。我在这里叮嘱你,不要因为贪图一时的快乐而轻易离开家乡。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诗,通过描绘昭君的美丽形象和悲剧命运,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同情和惋惜之情,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对家国情怀的深深眷恋。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历史感和时代气息,是一首优秀的咏史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