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太守韩公子,晓带鱼符出卿寺。一朝帝语传人间,转觉公家有荣事。
公家请从忠献论,高牙大册来疏恩。往时醉白堂中醉,手自列戟留诸孙。
诸孙尽是璠玙器,悃愊无华汉循吏。大钱方送使君归,竹马争迎细侯至。
公不见大小二郑公,五十年间风化同。岂如五马来接武,作堂崔嵬刊帝语。
又不见韦家两世侯,父出传舍子入州。岂如世作本郡守,坐令卓异惊千秋。
安阳遗民识忠献,眼见王孙四封传。请公静夜占此堂,定有荣光属天半。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韩翃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
荣事堂诗:
安阳太守韩公子,晓带鱼符出卿寺。一朝帝语传人间,转觉公家有荣事。
公家请从忠献论,高牙大册来疏恩。往时醉白堂中醉,手自列戟留诸孙。
诸孙尽是璠玙器,悃愊无华汉循吏。大钱方送使君归,竹马争迎细侯至。
公不见大小二郑公,五十年间风化同。岂如五马来接武,作堂崔嵬刊帝语。
又不见韦家两世侯,父出传舍子入州。岂如世作本郡守,坐令卓异惊千秋。
安阳遗民识忠献,眼见王孙四封传。请公静夜占此堂,定有荣光属天半。
译文:
安阳太守韩公子,清晨带着皇帝授予的“鱼符”走出丞相府。一天之内,皇上的话传到人间,让人感觉公家有值得骄傲的好事。
公家请您参与讨论忠臣良将的问题,用高高的仪仗和大册来表达您的恩典。过去您在醉白堂中醉酒,亲手把戟留给子孙后代。
您的孙子都是贤良之辈,他们的品德如同汉末循吏一样。大笔一挥就把钱送给你,让你能顺利回乡。孩子们争着迎接你的小媳妇。
您没见过大小两个郑公,他们五十年里风化一致。难道还不如五匹马来接您回家,让世人惊叹不已?
您也没见过韦家父子世代为官,父亲在驿站里出发,儿子进入州衙。难道还不如当好一个本郡的太守,让那些有卓越才能的人震惊千年?
安阳的遗民都认识忠诚的韩公子,他看到您的孙子们被封传代代相传。请你在静夜时分占据这间房,一定会有更多的荣耀属于天边。
赏析:
这首诗以赞美安阳太守韩公子为主题,通过描绘他的政绩和为人,表达了人们对他的敬仰之情。韩公子被赋予各种美好的象征意义,如鱼符、高牙、大册等,这些都是古代官职的象征。他还被视为忠臣良将的代表,他的德行被比作汉末循吏的典范。此外,他还被誉为能够为国家带来荣光的人物。
诗中的”公不见大小二郑公”一句,可能暗指历史上两位有名的郑公(即唐朝名相)张九龄和李林甫的事迹,他们在任期间都有卓越的政绩和高尚的道德品质。而韩公子似乎在这些前辈之上,无论是在治理地方还是在提拔人才方面都表现得更为出色。
诗中的”大钱方送使君归”一句,可能是对韩公子获得朝廷赏赐的描述,象征着他的荣誉和地位的提升。而他的孙子们则象征着他的家族和后人,他们继承了他的美德和才华。
这首诗通过对韩公子的赞美,展示了他的优秀品质和卓越成就,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韩公子的钦佩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