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与二子居明心,避贼夜走南山阴。
天寒更踏沮洳径,月黑错堕杨梅林。
历险登危四三里,少复前行过溪水。
平明乞火野人家,十日身藏岩窟里。
闽俱叹我装赍空,蜀颜转陷妖氛中。
谁言性命脱针孔,沉忧伤人衰疾同。
春风酣酣柳边寺,相对梦中论梦事。
莫嫌薄饭一茎齑,郡国而今无鼓鼙。
【注释】
- 二僧:指道颜智。
- 武宁明心寺:在今安徽武宁县,为佛教禅宗寺院。
- 避贼山中:躲避战乱的山里。
- 颜几:作者的朋友。
- 绍兴三年(1133):公元1133年。
- 广寿寺:在今浙江杭州。
- 偶作:即偶然作诗。
- 二子:指作者和友人颜几。
- 南山阴:指武宁县东南的南山。
- 沮洳(jù rù)径:泥泞的小道。
- 杨梅林:指山上的杨梅树林。
- 历险登危四三里:指经过艰险攀登了将近四里的山路。
- 过溪水:指越过溪水。
- 平明乞火野人家:天刚亮时向野外居民讨取柴火。
- 十日身藏岩窟里:十天后躲藏在岩石里。
- 闽俱叹我装赍空:闽,福建。装,行囊。赍,携带的物品。空,空乏,没有东西。
- 蜀颜:指作者的朋友颜回。颜回是孔子的学生,字子渊。颜回在鲁国,因与齐国交战而被困。后被秦国俘虏,又逃往赵国,最终死难于魏国。
- 妖氛:指奸邪邪恶的风气。
- 命脱针孔:性命,指生命。针孔,缝纫用的针眼。比喻极小的空隙。
- 沉忧伤人衰疾同:忧愁使人生病或身体虚弱。同,相同。
- 春风酣酣柳边寺:春风拂面,绿柳成荫的寺庙。酣酣,形容风和煦的样子。
- 梦中论梦事:在梦中谈论梦境中的事情。
- 郡国而今无鼓鼙:郡县国家现在没有战鼓和战旗。鼓鼙,指军用乐器鼓和战旗。
【赏析】
此诗作于宋高宗绍兴三年(1133)。当时作者与朋友颜几隐居在武宁明心寺,不久,他们又躲避到山里,后来,由于形势所迫,不得不返回城中。作者在诗中回忆了这段避难的经历,并表达了对国家命运和个人遭遇的忧虑之情。
首联写过去在明心寺的生活;颔联写在山上躲避敌人的情景;颈联写经过艰险登上山顶;尾联写回到城里后的感慨。全诗以叙述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兴亡和个人命运的关切之情。
这首诗的译文如下:
曾经跟二个儿子一起住在明心寺里,不久之后和他们一道躲避敌人到了山里面。夜晚在寒风中行走,穿过泥泞小路到达杨梅林;历经艰难险阻,走过近四里的山路,又往前走过了溪水。天亮时向野外居民讨取柴火,十天后躲藏在岩石里。福建的朋友们都感叹我携带的东西空空如也,而四川的颜回却被围困在奸邪邪恶的风气中。谁能说生命就像针孔一样脆弱,忧愁使人生病或身体虚弱。春风拂面,绿柳成荫的寺庙,我们在梦中谈论梦境中的事情。不要嫌薄饭是一茎细丝,因为现在的郡县国家没有战鼓和战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