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诏徵黄下碧虚,棠郊人送去何如。
深宜我后尊三老,未许伊川学二疏。
到想烟霞侵几杖,行愁花雨湿图书。
归期野客难陪从,空有吟魂逐后车。

诗句注释

  • 紫诏: 皇帝的诏书。
  • 徵黄下碧虚: 从皇宫到地方,象征着从皇权到地方的权力转移,黄是皇帝的颜色,碧空是天空的颜色。
  • 棠郊人送去何如: 在棠郊(地名,位于今河南省开封市)的人送行的场景,”何如”表示如何比得上。
  • 深宜我后尊三老: 深深尊敬三位年长的长者,他们可能指的是古代的贤臣或智者,如孔子等。
  • 未许伊川学二疏: 没有允许我像伊川(指程颐,南宋儒学家,哲学家,理学的奠基人之一)那样学习《二疏》(指《二程粹言》和《河南程氏遗书》),”二疏”是指程颐的两部重要著作。
  • 到想烟霞侵几杖: 想到自己将要离开,烟霞已经侵蚀了手杖。
  • 行愁花雨湿图书: 行走时担心花雨打湿书籍,表达了对即将离别的忧愁。
  • 归期野客难陪从: 不知道何时能够再次回到故土,难以陪同左右。
  • 空有吟魂逐后车: 只有诗魂(诗人的精神)跟随后车的离去。

译文

皇帝下达了征召令让黄先生前往碧空之中。在棠郊,人们送行的场景令人感慨。深知我尊敬三位年长的智慧之人。没有允许我学习伊川的学问,他的著作《二疏》。想到自己将要离开,烟霞已经侵蚀了手杖。行走时担心花雨打湿书籍。不知道何时能够再次回到故土,难以陪同左右。只有诗魂(诗人的精神)跟随后车的离去。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为一位名叫鲍大监赴京师的友人所写的。诗中充满了深厚的友情、深深的敬意以及对即将到来的离别的不舍。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展现了作者对友人深深的关怀和期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官员升迁、离别的普遍情感。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送别诗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