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人庙下立徘徊,相顾闲心几欲摧。
落日堪伤四散去,再来难得一齐来。
【注释】
和薛察院同龙门知县刘大著洎数公禹庙留题:和,写诗赠答。薛察院,名不详。龙门知县,即今河南巩县。禹庙,指河神祠。刘大著,名不详。洎,及。
七人:指诗人与刘大著等七人。
【赏析】
此是七律中的五言绝句。
全诗四句。前两句为第一层,后三句为第二层。
首句点出了“留题”的目的,说明这是一次集体的留题活动,不是个人行为。接着,诗人描绘了这一活动的经过:他们七人来到河边禹庙,站在庙下仰望,久久不肯离去,相顾而思,心情极为沉重。这里,“徘徊”二字写出了他们的踌躇、迟疑、留恋之情。
次句紧承上句而来,由“瞻望”而“立”,更写出了他们的踟蹰难进之状。“闲心几欲摧”,则表明他们因徘徊瞻望而心绪烦乱,以至几乎要被愁闷摧垮。
末句写他们面对日落景象而想到的“将来”。日落时分,河面波光闪闪,映照着岸边的树木和远处的山岭,景色十分优美。但是,这美好的景致却勾起了他们“伤春”的情思,因而产生了“再来难得一齐来”的感慨。这里,“堪伤”二字,既是对日落美景的惋惜,又是对“伤春”之情的抒发。
这首诗以“七人”“庙下”“徘徊”“闲心”“立”“伤春”“来不得”等词语作为诗歌的基本素材,通过这些基本元素的有机组合,塑造出了一个充满生活气息的人物形象。诗中既没有华丽的词藻,也没有刻意的雕琢,但所表现的内容却十分丰富,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它不仅表达了人们对大自然之美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生活的深切关注和美好追求。此外,这首诗还具有较好的艺术效果,如运用白描手法刻画人物形象,以及采用对比手法突出主题思想等,都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