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城闲登临,秋色际空碧。
四顾廓且平,万虑忽然释。
精诚日月暗,旷达天地窄。
壮节但孤耸,愤气欲四射。
盐穴狂风号,峭壁浓岚滴。
胆气高虚空,眼目无疆域。
幽耳如洗濯,刚肠若刳剔。
高谭俗不闻,嘉句景来索。
四时归牢笼,万象在咫尺。
山势出嵩华,地界连虞虢。
意脱喧卑场,神入清虚宅。
千峰如聚拳,万木同森戟。
白云闲不动,飞鸟忽相逆。
平莎类裀褥,远籁当琴瑟。
定交心欲剖,言利口难擘。
不作蔽日云,愿为补天石。
道在乐诗书,时平偃金革。
笑傲得良朋,狂散绝勍敌。
笔功压班输,酒肠欺乌获。
逸思骤雨倾,欢情湍水激。
玄门匪防御,学海讵沉溺。
实果间酒巡,邻谷和歌拍。
头鄙钟仪冠,足爱谢公屐。
静胜贯兵法,默论通禅寂。
聚散伤轮蹄,兴亡悲简册。
回飙激吟魂,长空挂醉魄。

淳化五年秋八月二十四日,钜鹿魏野、江东僧用晦、赵郡李识登、解城琅琊王衢命联句诗一首。

译文:

站在高处俯瞰这座孤城,秋色如洗,映照在碧空之上。四周望去,视野开阔而平坦,所有的忧虑忽然间烟消云散了。心中的真诚仿佛被日月掩盖,心胸旷达仿佛天地狭窄。壮士的节操只能独自矗立,愤懑之气似乎要喷涌而出。盐穴中狂风呼啸,峭壁之上浓雾弥漫,仿佛是山涧中的急流倾泻而下。我胆量高远而心志虚空,眼睛和耳朵都不受世俗所束缚,心灵像刚切开的白萝卜一样清晰。我高声辩论时,世俗之人却无法理解,只有美景能来索取。四季变换如同被圈养在笼子里,万象在咫尺之间。山势如出嵩华,地界与虞虢相接。我已脱去尘世的喧嚣卑贱,进入清虚的仙境。千峰聚集如同拳头一般,万木森严如同戟矛般挺拔。白云闲庭信步不停留,飞鸟偶尔相逆。平缓的草地如同铺满的褥子,远处传来琴瑟之声悠扬。我渴望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谈论利禄的话语难以出口。我不愿成为遮蔽天空的乌云,愿意成为补天的大石。道理存在于诗歌之中,和平之时偃息金戈铁马。我乐于在酒宴中笑傲江湖,狂放不羁地远离强敌。我的笔力胜过班超,酒量超过乌获。我逸兴横飞,犹如暴雨般的思绪倾泻而下,欢愉之情激荡在湍急的河流中。道家讲究的是玄妙深奥,而不是防御外物。学海无边,岂能沉溺其中。实际上水果间的美酒可以让人沉醉,邻边的山谷传来歌声和拍手声。我的头戴着钟仪那样的冠帽,脚踏着谢公那样的木屐。静坐胜过精通兵法,沉默寡言更能通晓禅宗的寂灭。聚散无常令人伤感,兴亡更让人悲叹。回风激荡着我的吟诵,长空悬挂着我醉后的灵魂。

赏析:
这首诗是魏野等人在淳化五年(994年)秋天八月二十四日所作的六十六句联句诗。诗中描绘了他们在解城的所见所感,抒发了他们对于人生、自然和艺术的独特见解和深刻感悟。

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在高处看到的城市景象,表达了对这座城市的赞美和感慨。他看到了城市的繁华和壮丽,同时也看到了其中的空虚和落寞。这种对比,使得诗人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生活的真谛。

诗人又描绘了自己内心的感受。他感到自己的真诚被日月掩盖,心胸旷达仿佛天地狭窄。这种内心的感受,使得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和追求。

诗人又描绘了自己壮士的节操。他的节操只能独自矗立,愤懑之气似乎要喷涌而出。这种壮士的节操,使得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决心和信念。

诗人又描绘了自己对友情的珍视。他希望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谈论利禄的话语难以出口。这种对友情的珍视,使得他更加珍惜自己的朋友和友谊。

诗人又描述了自己对自然的热爱。他欣赏大自然的美丽,感叹四季变换如同被圈养在笼子里。这种对自然的热爱,使得他更加热爱生活和自然。

这首诗通过对城市、内心、壮士的节操、友情和自然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感悟,表达了他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