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道无魔道不成,神人得计是无名。
光风自觉长潇洒,明月何曾有死生。
早悟梅花难养性,何如福地别寻盟。
梅花香里堪联句,莫笑人闲石鼎鸣。
这首诗是诗人与道士陈天隐对话,探讨学道和悟道的问题。
1.诗句解释与翻译:
- “学道无魔道不成”:学习道教没有魔道就不能成功。
- “神人得计是无名”:神仙和圣人能够得计,是因为他们的智慧深不可测,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 “光风自觉长潇洒”:我自认为有超脱世俗的洒脱气质。
- “明月何曾有死生”:月亮从没有生死的概念。
- “早悟梅花难养性”:早早地认识到梅花难以培养性情。
- “何如福地别寻盟”:不如在福地寻求其他的盟友。
- “梅花香里堪联句,莫笑人闲石鼎鸣”:在梅花盛开的地方可以联句,不要嘲笑人闲着没事就敲石鼎。
2.关键词注释:
- “学道”:追求精神修养或道德提升的过程。
- “魔道”:指迷信、邪门歪道。
- “神人”:指具有超凡能力的人,如道家的仙人等。
- “得计”:获得某种策略或方法。
- “光风”:形容人的气度宽广、不拘小节。
- “明月”:象征光明、清高。
- “养性”:培养自己的性情,使之高尚纯洁。
- “福地”:比喻美好、幸福的地方。
- “盟”:约定、誓言。
- “联句”:诗歌形式的一种,即两句以上的句子组成一联。
- “石鼎”:古代煮食之器,这里用作比喻,意指闲事多。
3.赏析:
诗中诗人通过与道士的对话,表达了对道教修炼的独特见解。诗人认为学习道教没有魔道就不能成功,这是因为道教强调的是内心的修炼,而非外在的仪式和规矩。诗人认为真正的神仙和圣人是智慧深不可测的,因此无法用言语来形容他们的成就。此外,诗人还表达了自己对于超脱世俗的洒脱态度,以及对于梅花难以培养性情的看法。诗人认为,与其在福地寻找盟友,不如在福地找到内心的宁静。最后,诗人以在梅花盛开的地方可以联句,不要嘲笑人闲着没事就敲石鼎为收尾,表达了对悠闲生活的赞美和对忙碌生活的不屑。整首诗充满了对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