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林远朝市,太息古来今。
四月麦秋后,江南梅雨临。
庭前三径在,路口一溪深。
车马有时到,定多闲淡心。
【注释】
幽林:深密的树林。
朝市:早晨的市场,指朝廷所在地。
太息:叹息。
四月:初夏的时节。
麦秋后:麦子成熟之后。
江南:泛指长江以南。
梅雨:初夏时节连绵细密的阴雨。
三径:一条小路。
路口一溪深:路口旁有一条很深的小溪。这里用来形容环境的僻静。
车马有时到:有时有车马来。
定多闲淡心:一定是有许多悠闲、清静的心在。
赏析:
这是一首纪游诗,是作者于唐文宗大和七年(公元 833年)五月至九月间,由长安赴江陵(今湖北江陵)途中所作。诗中描绘旅途所见的景物和自己的感受,表现了诗人厌倦官场,向往自然之情,也表达了对当时政治腐败、社会黑暗的不满。
首联写自己远离尘嚣的心境。“幽林”二字点明环境之幽静,“远朝市”则说明所处之地非繁华闹市可比。“幽林”又暗含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太息古来今”,既写出了诗人对世事的感慨,也表明了他超然物外的心境。
颔联写旅途中的所见。“四月麦秋后”、“江南梅雨临”两句,都是描写景色之优美清新。“四月”即初夏时节,正是麦熟的时候;“麦秋后”即麦子成熟后的时节,也就是晚春或初夏的时节;“江南”是泛指长江以南的地方,即现在的江苏、浙江两省。这两个地方,正是风景秀丽的地方。“雨”字在这里写出了雨的特点,如丝如线,绵绵不绝;“梅雨”则写出了梅雨的特点,细如牛毛,纷纷扬扬。这两句诗不仅写出了诗人所看到的景色,而且也写出了诗人的心情。
颈联写自己所处的环境和心境。前句写“庭前三径”,是说诗人在庭院里看到有三条小径,而自己正站在这三道小径的中间。这里的“径”字,既写出了道路,也写出了道路两旁的花草树木。后句写“路口一溪深”,是指诗人站在路口看到了一条很深的小溪,而这条小溪就在自己的脚下。这里的“溪”字,既写出了河流,也写出了河流两旁的山石树木。这两联虽然写的都是诗人眼前的景物,但却都写出了诗人的内心感受,即诗人对于这种环境的热爱与享受。
尾联写自己对于这种环境的满足与喜悦。“车马有时到”,是说诗人所在的这个地方,虽然是一个偏僻的地方,但是车马却会到这里来;“定多闲淡心”,则是说因为这里的风景如此的美丽,所以游客们才会感到心旷神怡,从而产生出一种悠闲、清静的心境。
这首诗的意境深远而优美,诗人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感受,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其中,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