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来闲得傲山林,肯怪连天雪作阴。
苏武不眠身自健,袁安高卧兴何深。
懒穿东郭先生履,细和西湖处士吟。
无限目前今古意,岁华如许老骎骎。
雪后昌甫将归章泉斯远诸兄偕来留饮因咏林逋诗约同赋
【注释】
年来:近来。
闲得傲山林:指有闲暇的时候,能安于清高的生活。
连天雪作阴:大雪覆盖天空,显得阴暗。
苏武不眠身自健:苏武牧羊十九年,始终不屈。
袁安高卧兴何深:袁安在洛阳当官时,有人劝他做官为利禄奔走,他说“安居高卧”,表示自己的志趣在于隐居。
东郭先生履:东郭先生的鞋。东郭先生,即《庄子•外物》中的人,被齐人雇用去砍柴,他拒绝说:“我愿安闲地生活在林泽之中。”后来人们用“东郭先生”指隐逸之人。
西湖处士吟:指西湖的隐士之吟。
【译文】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与友人在雪后聚会饮酒时所作的。上片写景,下片抒情,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生活厌倦的感情。
“年来闲得傲山林”二句,写自己闲居无事,安于清高生活。“林逋”两句,写自己的高蹈隐逸,超然物外。苏武(?~公元前60年)是西汉著名的外交家、文学家和史学家,曾出使匈奴,被扣留了19年,但始终没有屈服。他坚持节操,甘心寂寞,最后终于得到释放回汉朝复命。袁安(?~公元78年),东汉时期的名臣,曾任河南尹,当时有人劝他到朝廷里做官,但他坚决拒绝,他说:“我宁愿安居高卧,不愿为了名利而奔波。”这两句意思是说,苏武不眠身自健,袁安高卧兴何深,他们都是因为坚守节操而不为俗尘所累。这两句话表现了作者的高尚情操。
“懒穿东郭先生履”一句,化用了《庄子•外物》中的典故。《庄子•外物》中记载着一则故事:“东郭子问于庄子曰:‘吾闻老聃之君天下也,以善淫亡其国、失其政,与民其乐也,吾非知之也;今子与漆雕开方吾面而誉我,予且辱之。’”东郭先生穿着木制的鞋子,所以庄子说东郭先生的鞋子是木头做的,不是真正的鞋子。这里借用东郭先生的形象来比喻自己。
“细和西湖处士吟”三句,是作者自谦之语。“西湖”指苏轼的好友张先,字平叔,号兰溪散吏,杭州钱塘人。他曾做过湖州长史、密州、徐州等知州。为人耿直刚正,关心民生,为官清廉。他的诗词风格雅正清丽。这里苏轼借赞张先的诗词来表明自己的谦虚。
下片开头四句,写诗人对朋友来访的欣喜之情和对雪后景色的喜爱之感,以及由此产生的感慨之意。
“无限目前今古意”一句,点明题旨。“今古意”指眼前之意和古人之意。这里的意思是说,眼前的景色勾起了作者无限的联想,既有眼前之意,又有古人之意。
“岁华如许老骎骎”一句,意思是岁月已经这样过去了,而自己却还年轻,不能像古人那样长寿,因此感到时光易逝,应当及时行乐。这里的“岁华”指年光。
【鉴赏】
这是一首赠答之作。上片写雪后之景,下片写雪后之情。首句“雪后昌甫将归章泉”点出题目,交代了赠诗的背景:雪后的第二天,作者的好朋友昌甫将要离开章泉回家了。昌甫是一位很有才华的文人,他的离开使作者十分感伤。接着“斯远诸兄偕来留饮”,是说章泉的朋友们都来和他一起喝酒,留客饮酒,这更让作者感到难过。因为昌甫一走,朋友们都离开了,自己只好独自一人了。于是,作者便借景抒情,写了这首诗。全诗抒发了作者对老朋友离去的感伤之情。
上片主要写景。前五句写雪后的景色,其中第一句是总领下文的。“年来闲得傲山林”,是说近来闲暇无事,能安于清高的生活。第二句承上而来,进一步说明自己为什么有这样的心境。因为苏武牧羊十九年,终不屈服;袁安安居高卧,精神焕发。他们都是坚守节操的人,因此作者很羡慕他们。第三句是说:即使如此,我也不愿意去做官。第四句是说:即使是隐士,也不应该贪恋富贵荣华。这四句是作者对友人的劝勉。
下面两句是写友情。“苏武不眠身自健”是说苏武牧羊十九年而不动摇,身体更加健康。这既是对苏武的赞美,也是对自己坚守节操的一种自我安慰。“袁安高卧兴何深”是说袁安安居高卧,精神焕发。这既表明自己不想做官,也不想贪图富贵荣华,又表明自己坚守节操的决心。这两句是写对友人的勉励,也是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
“懒穿东郭先生履”一句是说自己懒得出门,就像东郭先生一样只在家里穿木屐。“西郭先生”,指晋代隐士王弘,他常穿木屐,自称“吾脚如挂靴”。这两句是对友人的戏谑之语。
“细和西湖处士吟”三句是说自己虽然不会写诗,却想和友人一同欣赏他们的诗作。“西湖处士”,指张先,字平叔,号兰溪散吏,北宋时期著名文人。他为人耿直刚正,关心民生,为官清廉。他的诗词风格雅正清丽。这三句是说:虽然我不会写诗,但我还是要学着写几句来和你们一同赏玩。
结尾两句“无限目前今古意”是点题之语。这两句的意思是说:眼前的景色勾起了作者无限的联想,既有眼前之意,又有古人之意。“岁华如许老骎骎”,意思是岁月已经这样过去了,而自己却还年轻,不能像古人那样长寿,因此感到时光易逝,应当及时行乐。
全诗语言流畅自然,情感真挚感人。通过写景抒怀,表达了自己在雪后送别朋友时的感伤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