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台已芜没,禅月彼一时。
得句僧窗下,空留洗墨池。
【注释】
此台:指作者曾住过的禅月台。
已:已经。
芜没:荒芜,被草木掩埋。
彼一时:那时,过去的时候。
得句:得到一句好诗。
僧窗:僧房的窗户。
空留:留下。
洗墨池:用墨汁洗刷过字画的地方。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晚年在静寂的禅月台上,追忆当年创作《禅月》一诗的情景而写的。
首句“此台已芜没”,点明禅月台已荒颓破败,与往日不可同日而语。“彼一时”三字承上启下,引出下文。
次句“禅月彼一时”,说明昔日之禅月台,是作者流连忘返之地,现在却荒废了。“彼”,代指“此台”。这两句是说:昔日那禅月台,如今已荒芜不堪;而昔日的“禅月”呢,也早已成为历史陈迹了(时)了。
第三句“得句僧窗下”承接第二句而来,写当年作者在禅月台僧房窗户边,吟诗作赋,挥毫泼墨,留下许多佳作。“得句”,得到一首好诗的意思。这句是回忆当年作者创作《禅月》一诗时的情形。“窗”,这里泛指出入之所。“得句”,是说作者在僧房的窗下写出了好诗句。
末句“空留洗墨池”,意思是说,当年留下的好诗佳篇,现在都淹没在了墨水之中,只剩下一个用来洗笔砚墨水的水池子了。“空”,空无一人地,徒然地,白白地。“留”,留下。“洗墨池”,就是用来洗笔砚墨水的水池子。这是说,当年留下的那些好诗佳篇,如今都被淹没在墨水里,只能白白地留在那个洗墨池里面了。
【译文】
这座亭子已经荒废啦,从前那禅月台也不复存在啦!
当年我曾在僧房窗下,吟诗作赋,留下了不少好诗佳篇。
这些作品都淹没在墨水中,只剩下了一个洗墨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