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花忍作寿阳妆,且著胭脂入艳阳。
细雨春风谁会得,溪桥空自落幽香。

这首诗是作者在和缪教授的一首诗作,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和对大自然的喜爱。现在,我们逐句解读这首诗:

  1. “山花忍作寿阳妆”:这里的“寿阳妆”是古代美女杨贵妃的妆容,象征着美丽和娇艳。而“山花”则是指自然中的花朵,它们不施粉黛,却自有一番清新脱俗的美丽。所以这一句表达的是诗人对山花不加修饰、自然之美的赞赏。

  2. “且著胭脂入艳阳”:这里的“胭脂”是古代女子用以化妆的红色颜料,象征着美丽。“艳阳”则是指明媚的阳光,阳光下万物都显得格外鲜艳。所以这一句是在说,虽然阳光下的花朵已经足够美丽,但诗人还是想要为它们添加一抹胭脂般的色彩,让它们更加鲜艳夺目。

  3. “细雨春风谁会得”:这里的“细雨”和“春风”都是春天的特点,细雨如丝,春风拂面,给人一种温柔的感觉。但是诗人在这里提出了一个疑问:“谁会得到?”这里的“谁”可以理解为自然界中的万物,包括人在内。所以这一句是在问:在这个充满生机的春天里,谁能真正理解和欣赏到这份美丽呢?

  4. “溪桥空自落幽香”:最后一句“溪桥空自落幽香”描绘了一幅春日里的景色:溪边的小桥上,花香四溢,但却无人欣赏。这里的“幽香”指的是山花散发出来的香气,它虽然美丽,但却被遗忘在这寂静的溪桥上,无人问津。

赏析:这首诗通过对山花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诗人用“寿阳妆”和“胭脂”来比喻山花的美丽,用“艳阳”来强调阳光下花朵的鲜艳。然而,诗人更想赋予这些花儿以生命力,于是又提到了“细雨春风谁会得”。最后两句通过描绘无人欣赏的溪桥上的花香,来表现诗人对于美好事物无法得到欣赏的无奈和悲哀。整体来看,这首诗充满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