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溪流一片山,世氛元自不相关。
松溪直上山头洞,僧亦何能识我闲。

【解析】

“次韵吴推官”即“和吴推官的诗”。吴推官,名不详。这首诗是吴推官在山中游览,诗人有感而作,抒发了作者对世俗的厌倦和追求自然的情怀。

译文:

一条溪流一片山,世间纷扰本不相关。

直上山头入洞天,僧又怎能知道我心闲?

赏析:

此诗首联写景,次联抒情,三联写意。全诗以景衬情,情景相融,表达了诗人追求自然、超脱俗世的思想感情。

“一片溪流一片山”两句,描写了一幅幽雅恬静的山水画卷:溪流淙淙,绕山而去,那片清澄的水色与山峦相映;山峦苍翠,峰回路转,那片青绿的景色与溪水相映。“世氛元自不相关”,这两句说,世俗的纷争纠葛本来与我无关。“世氛”一词,既指世俗的纷争纠葛,也暗含着仕途上的得失荣枯。这里用一个“元”字,强调了这种无关,突出了作者鄙弃官场,向往自然、淡泊名利的情怀。

“松溪直上山头洞”两句,是诗人由眼前之景生发的一种联想,表现了作者隐逸山林的生活情趣。这两句诗,从空间上看,由外到内,由大及小;从时间上看,由远及近,由长及短。从字面上看,前句写诗人攀登而上的情景,后句写进入山中洞府的情景。从内涵上看,前句写诗人对尘世纷扰的鄙夷,后句写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这两句诗,把眼前的实景和心中的理想巧妙地结合起来,表现出了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

“僧亦何能识我闲”两句,是诗人由眼前之景生发的一种感慨。前一句是说僧人又怎么能理解我的悠闲呢?“亦”字是虚词,表示反问。“闲”字是关键词,是全诗的主旨。“亦”在这里是“也”的意思,表反诘语气;“何”是疑问代词,表反诘的语气,意思是“你怎么会懂得呢?”诗人通过反诘,表达一种人生哲理:世俗之人又怎能理解自己内心的闲适呢?这里的“闲”不是真的闲暇无事的意思,而是心境的安适、宁静。“闲”是诗人的心境,也是他的理想境界,更是他的追求。

这首诗通过对眼前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追求自由、淡泊名利的人生理想。

【答案】

一片溪流一片山,世氛元自不相关。

松溪直上山头洞,僧亦何能识我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