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窗听雨看梅花,人在江南旧相家。
不是岁阑情味别,旧回归路板桥斜。
【赏析】
这首诗写于宋亡后,作者流寓江表,客居他乡,怀念故国,思念亲人,抒发了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首句“过王伯是乃岐公孙也”,点明题意。王伯先是其族叔,名是,字伯时,曾任岐山郡(今陕西扶风)令。这里用王伯先的字来称呼他,表明与对方的关系非常亲密。“小窗听雨看梅花”四句是第一段的前四句,描写的是作者在江南旧宅中的所见所感,即“闻道江南春色早,落花寂寂水溶溶”(《南歌子·寓意》)。“小窗”二字点出室内环境,而“听雨”则写出了窗外的环境。“看梅花”则交代了窗外的景物。诗人身处江南,看到梅开满枝,不禁想起家乡的雪景,于是又联想到自己曾写过的诗《梅花》中的句子:“雪似梅花,梅花似雪。”这两句既点明了季节和地点,又写出了诗人对故国的思念。“人是江南旧相家”,是第二段的第一句,诗人由回忆故乡的景色转入对故人的忆念。“江南旧相家”说明故人就住在江南,“人是”表明故人在世,“旧相家”表明故人是前朝宰相。“不是岁阑情味别”,第三句,诗人由对故人的忆念转写到对自己身世命运的感慨。“岁阑”指岁月将尽,“情味别”即离别之愁。诗人感叹自己年华已逝,离乡背井,漂泊异乡,不能像故人那样回到故乡去生活。“旧归”指故人,“路板桥斜”则暗指故人当年离开故国时所走的路,即通往故乡的路。这一句表明诗人对故人的怀念之情。
末二句“旧归路板桥斜,新归路板桥直”,是第二段的最后一句。“板桥”即石板桥,是古代南方常见的桥梁形式。诗人说,故人离去时走的那条通往故乡的路是弯曲的,而现在呢,我回故里时走的路却是笔直的、平坦的。这是诗人自比,说自己虽然远离故土,但心中却一直装着故国,思念故人,希望早日回归故国。
此诗以叙旧怀远为题材,抒发了作者对故乡、对故人的深情怀念,表达了自己渴望回归故国的愿望。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景交融,意境深远,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