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山高并两峰寒,向背稀稠画亦难。
一味清新无我爱,遥看直北是长安。
【注释】
(1)昌甫:即苏轼,字子瞻。
(2)玉山:指嵩山,在河南登封县。
(3)两峰寒:指中岳嵩山的太室、少室。
(4)向背稀稠画亦难:指嵩山的峻峭与秀美是难以用画来表现的。
(5)清新无我爱:意谓自己对嵩山之清幽秀丽并无特别喜爱之情。
(6)长安:指北宋都城,今河南开封市。
【赏析】
此诗为苏轼在汴京所作,写于宋神宗元丰七年(西元一〇八四年)。诗人以清新俊逸的笔触,描绘了泰山巍峨壮丽的风光。诗前四句从“高”、“寒”、“稀”、“稠”四个方面,勾勒出泰山雄伟磅礴的雄姿。后四句写泰山的秀美和自己的感慨。首联写泰山之高,颔联写泰山之险,颈联写泰山之秀美,尾联抒发诗人因景生情的感慨。全诗语言朴实,形象生动,富有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