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昔韶华不负人,软红尘里帝城春。
平高一望多杨柳,殢雨沾风处处新。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的作品,全诗如下:
百法庵次载叔韵
从昔韶华不负人,软红尘里帝城春。
平高一望多杨柳,殢雨沾风处处新。
注释:百法庵是王建在长安时所居住过的一处寺院,王建曾在此住过一段时间。载叔是王建的朋友之一,两人的交情深厚,经常相互唱和。这首诗就是王建在百法庵与载叔共同创作的。“从昔”指的是过去的时光;“韶华”是指美好的年华或者青春;“人”指人世间;“软红尘”形容繁华热闹的城市,也比喻繁华的生活;“帝城”代指京城长安;“帝城春”指春天的长安。“平高一望多杨柳”,意思是从高处望去,可以看到很多柳树;“多杨柳”指柳树的数量很多;“杨柳”是指柳树,常用来比喻女子的柔美。“殢雨沾风”是指被雨淋湿或者被风吹拂,用来比喻人的境遇或心情;“处处新”指到处都是新的、新鲜的。
赏析:
这首诗是王建与好友载叔在百法庵创作的一首咏叹京城长安春光的诗篇。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京城长安春光的描绘,展现了盛世繁华的景象。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