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枕曲藉糟,女为彼玉雪。
惊心京索旧,流徙此越绝。
霏霏醉飞花,堂上烛勿灭。
【注释】
雪:《古诗十九首》中有“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之句,可知此诗当为《古诗十九首》中作品。“玉雪”:形容女子貌美如玉。京索旧:指汉末京兆尹索靖因反对董卓而被杀。京、索,皆古地名。京兆,今陕西西安市西北;索县,在今山西平陆东南。《后汉书·张衡传》:“(张衡)作《二京赋》,以规洛阳宫观之制。”流徙越绝:流徙,指流亡迁徙。这里说因为受战乱的影响,被迫迁徙到越地。霏霏:飘洒的样子。飞花:落花,指飘落的花瓣。堂上烛勿灭:不要熄灭蜡烛。《晋书·王献之传》:“尝问左右日:‘吾比当何似?’答曰:‘仿佛晋处士。’献之笑曰:‘此君萧然已有孤松之姿,横逸之致。”
【赏析】
这首诗是写离别之情的。前四句是写离别前的一段生活和感受,后四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首句中的“曲藉糟”、“女为彼玉雪”,分别写出了主人公与友人的生活情趣和美好愿望。“枕曲藉糟”是说主人在枕席之间,铺着酒糟,喝着浊酒。“女为彼玉雪”是说女伴是那么美丽,如同天上的明月和白玉一样洁白无瑕。这两句诗不仅描写了他们饮酒作乐的生活情景,还暗示了他们的夫妻关系。
次句中的“惊心京索旧”,“惊心”一词用得极妙,既表现了主人公的内心感受,又描绘出了一幅动人的离别场面。《后汉书·张衡传》记载:“(张衡)作《二京赋》,以规洛阳宫观之制。”这里所说的“惊心”,即是指作者因听到有关京都宫观之事而感到惊心动魄。“流徙此越绝”,意思是说由于战乱的原因,他们不得不离开繁华的京都而来到荒凉的越地。“京索旧”三字表明了他们曾居住在京都,而今却流徙到了远离京都的越地。“此越绝”三字既表明了他们的地理位置,又表明了他们对京都的依恋之情。
三、四两句中的“霏霏醉飞花”、“堂上烛勿灭”,则进一步描绘了离别时的凄楚情景。这里的“霏霏”二字形象地描绘出了雪花纷飞的景象。“飞花”二字则写出了雪花在空中飘舞的姿态。“醉飞花”三字则表现出了主人公在离别时心情的激动和痛苦。“堂上烛勿灭”则是说不要让蜡烛熄灭,因为这是告别的时刻。这两句话虽然短小精悍,但却表达了主人公对友人深深的留恋之情。
全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巧妙的对比,成功地表达了主人公对朋友的深情厚谊以及离别时的凄楚哀婉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