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亭不可见,得见敬亭人。
寂寂红尘里,长安风日春。
人生易为感,华发倏已新。
从容一抚几,图书正横陈。
臭味有美恶,风俗多浇淳。
飘然湖海身,欲去还逡巡。
【注释】
敬亭:在今安徽省宣城市。
华发:花白的头发,指年老。倏:忽然。
从容:不慌不忙的样子。
风日春:明媚的春光。
湖海身:比喻超脱世俗。
【译文】
敬亭山高不可攀,能见的是山上人。
尘世纷扰心常静,长安城里春色好。
人生易感多沧桑,白发忽生如新生。
悠然自得对几案,书卷横陈待我读。
美恶各有所归,风俗各异多淳朴。
飘然欲去又依依,留恋人间多踌躇。
赏析:
此诗为赠别友人之作。诗人先从敬亭山写起,再写到自己的心情,然后才谈到离别。全诗语言平淡自然,意境深远,是一首别具一格的送别诗。
首联“敬亭不可见,得见敬亭人。”两句,以敬亭山为引子,表达了作者与朋友相见之难。“敬亭”在唐代是著名的游览胜地,诗人无法亲自登临,却有幸见到了那里的游人。这一句既写出了诗人的幸运,又暗含了诗人与朋友分别时的无奈心情。
颔联“寂寂红尘里,长安风日春。”两句,通过描绘长安城春天的美好景象,表现了诗人对友人深深的思念之情。这里的“春风”既是对长安城春天景色的描绘,又是对友人的深情寄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怀念。
颈联“人生易为感,华发倏已新。”两句,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人生易变,世事无常,因此容易产生感慨;而岁月无情,转眼间已是白头。这两句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又体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认识。
尾联“从容一抚几,图书正横陈。”两句,描绘了诗人悠闲自得的生活状态。诗人在书房中悠然自得地抚琴、品茶、阅读书籍,享受着宁静的生活。这里既有对生活的热爱,也有对友情的珍惜,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诗人巧妙地将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相结合,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