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首灵山南,远目水溪东。
溪山春正浓,胜事还当穷。
佳人天一方,欲见无由逢。
倚楼与下榻,二士腾高风。
安得两凫舄,或杖一枝筇。
游戏相徵逐,老我百岁中。
这首诗是苏轼的一首和答诗,他在这首诗中与友人斯远共同讨论了杜甫《蜀相》一诗的主题。
首句“矫首灵山南”,意为诗人抬头望着南方的灵山。灵山在古代被认为是神仙居住的地方,诗人用“矫首”表示仰视,突出了他对于神仙境界的向往。
次句“远目水溪东”,诗人目光所及之处,是向东流去的水溪。这里的“水溪”指的是一条小河或溪流,而“东”则是指河流的流向,诗人在这里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继续描绘了溪山的美丽景色。“溪山春正浓”,意味着春天的溪山景色格外浓郁;“胜事还当穷”,意味着还有许多值得欣赏的美好事物等待发掘。
诗人提到了佳人。“佳人天一方”,佳人是来自远方的人,而“天一方”则意味着她来自遥远的地方。这里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佳人的深深思念。
诗人描述了想要见到佳人却无法实现的情况。“欲见无由逢”,意思是想要见面却无法找到机会。这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奈和渴望。
最后两句,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生活的态度和感受。“倚楼与下榻”,诗人选择在楼上和楼下休息,以保持自己的精神饱满;“二士腾高风”,这里的“二士”可以理解为两个人,而“腾高风”则暗示着他们有着高尚的品质和崇高的志向。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对人物情感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的热爱和追求,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于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于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