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为博山游,想度丁公岭。
风乎两岩幽,泉石景逾静。
人谁无雅识,每每痼俗境。
书传所兴起,更复史集订。
于其游息间,趣味必隽永。
如君英妙年,宦达在俄顷。
因问知好修,何事不加省。
里居得往还,时亦具果茗。
诗来予和女,老意转苏醒。
我们来逐句分析这首诗:
- 和韵赵十 - 这是题目,表明这是一首与韵律相关的诗。
- 能为博山游 - 诗人表达了自己能够去游览博山的愿望。
- 想度丁公岭 - 这里提到的“丁公岭”可能是诗人想要游览的具体山峰或者地点。
- 风乎两岩幽 - 描述了两个山崖之间的风很清新,给人一种幽静的感觉。
- 泉石景逾静 - 泉水和石头构成的景色更加平静。
- 人谁无雅识 - 每个人都应该有高雅的见识。
- 每每痼俗境 - 常常沉溺于俗世的环境中。
- 书传所兴起,更复史集订 - 书籍的编纂是古代兴盛的事业,历史记录也是古代人们重视的部分。
- 于其游息间,趣味必隽永 - 在休息和娱乐之间,乐趣必定是持久的。
- 如君英妙年 - 像你这样年轻而才华出众的人。
- 宦达在俄顷 - 官位显赫,很快就能得到提升。
- 因问知好修,何事不加省 - 于是询问他为何不好好反省和改进自己的行为。
- 里居得往还,时亦具果茗 - 你住在乡下,我有机会可以去拜访并给你带些水果茶点。
- 诗来予和女,老意转苏醒 - 当我收到你的诗作后,我的兴致也重新焕发了。
我们进行逐句翻译:
- 我渴望去游览博山。
- 想象着要去攀登丁公岭。
- 风吹过两座山岩,显得格外幽静。
- 泉水和石头构成的景色更加宁静。
- 每个人都有高雅的见识。
- 常常沉溺于俗世的环境。
- 书籍的编纂是古代兴盛的事业,历史记录也是古代人们重视的部分。
- 在休息和娱乐之间,乐趣必定是持久的。
- 你这样年轻而才华出众的人。
- 官位显赫,很快就能得到提升。
- 因此问他为何不好好反省和改进自己的行为。
- 住在乡下时有机会可以去拜访并给你带些水果茶点。
- 当我收到你的诗作后,我的兴致也重新焕发了。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以及对知识追求的渴望。通过描绘博山的自然风光和历史传承,诗人展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个人修养的重要性。同时,通过对友人的问候和诗歌交流,体现了友情的珍贵和相互学习的美好。整体而言,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