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山有梅,萼绿香洁。
爱雪宜霜,凭风藉月。
花已开明,枝复横绝。
翠袖天寒,供吟试折。
【注释】:
次公招看绿萼梅和韵
次公,即陆龟蒙。“绿萼”是梅花的一种。这首诗是作者在春山赏梅时作的,用拟人化的手法写出了梅花的傲骨和高洁,以及自己对梅花的喜爱之情。
译文:
春山上有梅花,萼片绿润香洁。
爱雪宜霜,凭风借月。
花已经开明,枝又横绝。
翠袖天寒,供吟试折。
赏析:
陆龟蒙的咏梅诗,以“绿萼”为题材,多写梅花的高洁、清雅,而《次公招看绿萼梅和韵》一诗却写得别具匠心,把梅花与美人联系起来,赋予梅花以人的情态,使读者仿佛看到一位妙龄少女,正在倚栏凭窗,娇憨欲语地观赏着梅花,全诗意境清新脱俗。
诗的前两句先勾勒出一幅冬末春初的梅花图。“春山”,点明季节,也暗寓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之情。“有梅”,“萼绿”,“香洁”三句描写梅花,突出其洁白、芬芳的特点,同时也暗合了题中的“绿萼”。
“爱雪宜霜,凭风藉月”,紧承上文的“绿萼”,进一步描绘梅花的神态和气质。“爱雪宜霜”一句,不仅表现了梅花不畏严寒、傲然挺立的姿态,而且暗示了梅花在严冬中绽放的坚强不屈的精神。“凭风藉月”则进一步揭示了梅花的性格特点,既善于借助风的力量来舒展花朵,又善于利用月光来衬托自身的美丽。这两句诗不仅生动地描绘了梅花的形象,更赋予了它一种人格化的品质——傲骨嶙峋、高风亮节。
“花已开明,枝复横绝。”这两句诗紧承“凭风藉月”,进一步描绘梅花盛开时的盛况。“花已开明”指的是梅花盛开,花瓣儿如同明灯一般照亮了周围的一切;“枝复横绝”则是指梅花枝条纵横交织,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这两句诗既展现了梅花的美丽姿态,又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喜爱之情。
最后两句“翠袖天寒,供吟试折”,则是对前文内容的深化和发展。“翠袖”指的是女子的衣袖,这里用来比喻梅花的花瓣儿;“天寒”则是指天气寒冷。这两句诗描绘了一个美丽的画面:在寒冷的冬天里,一位妙龄少女正站在窗边欣赏着盛开的梅花,并轻轻地尝试着去折一枝梅花。这不仅仅是赞美梅花的美,更是对那位少女美丽、纯洁、高雅气质的赞美。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富有诗意的语言,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傲骨嶙峋、高风亮节的梅花形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喜爱之情和赞美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