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歌武城宰,遗芳叹汉官。
莫怀千载忧,且毕今日欢。
亭午百吏散,曲肱谢喧烦。
况看古锦句,落笔酬江山。

【注释】

1.武城令:县令的别称。

2.遗芳:指留下美名,即遗爱。汉朝官员有政绩者,后人称为“遗芳”。

3.千载忧:千年之忧。比喻国家、民族所忧虑的事情。

4.亭午:正午,中午。

5.古锦句:古代优美的诗句。

6.谢喧烦:谢绝繁杂的事物。

7.况看:何况看到。

8.落笔酬江山:挥动笔杆来报答祖国的大好河山。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任武城宰时写的,表现了他淡泊功名,以民为先的思想境界。
首联写他到任后,治理得法,百姓安居乐业;他为政清正,受到百姓的爱戴。
颔联说,不必担心千年之后还有人忧国忧民,可以尽情地享乐。这是对前文的补充和强调,突出了诗人的豁达胸襟,也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清醒认识。此联中,“汉官”是指汉朝的官吏,“千载忧”则是指千年之后人们仍然会为国忧民。这里,诗人用“汉官”这个词语,既表示对历史上那些为民造福的官吏的怀念,又暗示了自己将继承这样的精神,为百姓造福。
颈联描写了他与百姓同甘共苦的情景。他中午散去百吏,让百姓休息,自己则与百姓一同享受这难得的安宁时光。这两句诗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百姓的深深关爱,以及对这种和谐相处生活的向往。同时,它也展示了诗人淡泊名利、不慕权力的性格特点。
尾联则进一步升华了诗歌的主题。它写道:“且毕今日欢”,意思是让我们好好享受这一日的快乐吧。这里的“且”字,既是对前面内容的总结,又是对后面内容的铺垫。诗人用“古锦句”和“酬江山”这两个意象,巧妙地将古代优美的诗句与自己的情感融为一体,表达了他对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以及为国为民的豪情壮志。
这首诗是一首充满激情和豪情的咏史之作。它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对未来的展望,展现了诗人坚定的信念和崇高的理想。同时,它也体现了诗人与百姓同甘共苦、共同创造美好未来的精神风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