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钵飘然别帝乡,法音从此振东方。
黄龙山下传心印,白鹤泉边起道场。
甘露无时皆一味,旃檀何处不清香。
烦师更唱宗门曲,兔角龟毛任展张。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全诗如下:

瓶钵飘然别帝乡,法音从此振东方。
黄龙山下传心印,白鹤泉边起道场。
甘露无时皆一味,旃檀何处不清香。
烦师更唱宗门曲,兔角龟毛任展张。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第一句:“瓶钵飘然别帝乡,法音从此振东方。”

  • 瓶钵飘然:形容僧人离开皇宫、帝都时的从容自在。
  • 法音:佛教中的教义、佛法的声音。
  • 从此:指从现在开始。
  • 振东方:使佛法在东方传播开来。

第二句:“黄龙山下传心印,白鹤泉边起道场。”

  • 传心印:传授佛法的精髓,即“心印”。
  • 白鹤泉:一个著名的地名,位于今河南省济源市。
  • 道场:佛教修行的场所。

第三句:“甘露无时皆一味,旃檀何处不清香。”

  • 甘露:佛教中比喻佛法如甘露般甘甜,使人心生欢喜。
  • 旃檀:一种珍贵的木材,香气扑鼻。
  • 无时皆一味:表示佛法没有时间的限制,始终如一。
  • 何处不清香:表示佛法无处不在,无时无刻不在散发着清香。

第四句:“烦师更唱宗门曲,兔角龟毛任展张。”

  • 烦师更唱:请求师傅再唱一曲关于佛教的歌曲或故事。
  • 宗门曲:佛教音乐或歌曲。
  • 兔角龟毛:用来比喻事物的脆弱或微不足道。
  • 任展张:任由展开或发挥。

最后一句:“烦师更唱宗门曲,兔角龟毛任展张。”

  • 这句话再次强调了佛法的普遍性和永恒性,以及佛教音乐的魅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佛法深深的敬仰和追求。

赏析
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僧人离开帝都、法音传播四方的景象,同时也表现了佛法的普适性和永恒性。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宗教色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