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侯渭水屯兵日,司马秦中闲垒时。
远业自能兴汉室,重门何事守坤维。
刘吴溯峡终摧敌,钟邓缘崖亦济师。
自古存亡关付托,谁言双剑系安危。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绝句,其内容如下:
武侯渭水屯兵日,司马秦中闲垒时。
远业自能兴汉室,重门何事守坤维。
刘吴溯峡终摧敌,钟邓缘崖亦济师。
自古存亡关付托,谁言双剑系安危。
诗句释义与译文:
- 武侯渭水屯兵日 - 这句描述了诸葛亮在渭水边驻扎军队的情景。”武侯”是指诸葛亮的封号,”渭水”则指的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渭河。
- 司马秦中闲垒时 - 这句描绘了司马懿在陕西(秦)一带建立军事基地的情况。
- 远业自能兴汉室 - 这句话表示诸葛亮的事业最终能够成功恢复汉朝。“远业”意味着长远的事业或抱负,“兴汉室”即振兴汉朝的统治。
- 重门何事守坤维 - 这里提到的“重门”和“坤维”都是象征性的表达,可能指的是坚固的防守措施,但也可能隐喻着对国家稳定或安全的维护。
- 刘吴溯峡终摧敌 - 这句提到了刘备和孙权联合攻击敌人的故事,其中“溯峡”可能指的是通过峡谷进行的军事行动,而“摧敌”则是击败敌人的意思。
- 钟邓缘崖亦济师 - “钟邓”指的是钟会和邓艾两位历史人物,他们通过险峻的山崖进行军事行动,“济师”意为救助军队。
- 自古存亡关付托 - 此句表明自古以来,国家的兴亡往往取决于领导者是否能够妥善地委托任务和责任。
- 谁言双剑系安危 - 这里的“双剑”比喻为两个重要的人物或决策,而“系安危”则表示这两个人或决策对国家的安全和稳定有决定性的影响。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及其行为的评价和感慨。通过对诸葛亮和司马懿等历史人物的军事活动和政治决策的分析,诗人表达了对国家存亡命运的关注和个人英雄主义与集体智慧的关系的思考。诗中还涉及了国家稳定、领导责任和战略决策等主题。整首诗体现了对历史的尊重和思考,以及对国家未来命运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