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动湖水,春色入名园。
邑人千万户,日日望朱幡。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出题意图,比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请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这是对诗歌内容、语言以及情感等综合的考查。解答这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内容,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在此基础上,结合题目的要求,联系诗歌的内容和表达技巧分析作答。
首先看注释,“洋州”就是今陕西省洋县,“三十景冰池”是唐代诗人白居易《三月三日与梦得宴东亭》中的一句诗。“朝阳动湖水,春色入名园。”“朝阳”,指早晨初升的太阳。“动湖水”“春色”,都是写春日湖光水色,一派生机。“入”,进入,这里指春天的暖意融进了园林之中。“名园”指有名的园林。“邑人”指当地百姓;“朱幡”,红色旗帜,古代用作仪仗。“望朱幡”是说百姓们看到红旗就欢欣鼓舞,纷纷前来朝拜。
然后结合整首诗来看,这首诗主要描绘了春天的景色。首句点明时间是春天,“朝阳动湖水,春色入名园。”意思是清晨的阳光映照在湖水上波光粼粼、美艳动人,春天的气息也渐渐渗入到那些美丽的园林中。第二句则描写了百姓们的生活状况。他们每天看到那飘扬的红旗就会欢欣鼓舞,纷纷前来朝拜。最后两句是全诗的总结,也是对第一二句的解释,即朝阳映照的湖水波光粼粼、美艳动人,春色也渐渐渗入到那些美丽的园林中。而百姓们看到红旗就欢欣鼓舞,纷纷前来朝拜。
【答案】
译文:
清晨太阳照耀着湖泊,把春天的美好带入了名贵的园林。
老百姓家有千万户,天天盼望看到那高高飘扬的红旗。
注释:
洋州:今陕西省洋县。唐元和年间置县。
三十景冰池:《新唐书·礼乐志》:“唐长安大明宫含元殿前有三十六花门,每花门外列彩树,树间设锦坊,凡三百六十种,号三十六景。至德以来,又于诸门增花树及彩树,每树植牡丹一窠,凡七百朵,号花王阁。后又有紫云楼、九真观、五福阁,皆以花王为名。开元中,又于诸门增花树及花坊,凡四百余种,号四明楼,亦以花王为名。”
朝阳:早晨的太阳。
动湖:日光映照湖水。
春色:春天的气息。
入:渗入。
名园:有名的园林。
邑人:当地人。
朱幡:红色的旗子。这里指朝廷所颁发的旌表功德的文书。
赏析:
此诗是白居易《三月三日与梦得宴东亭》(又名《三月三日泛蓝田西湖喜谈禅》)诗的第三联,写的是春天的景色。首句点明时间是春天,“朝阳动湖水,春色入名园。”意思是清晨的阳光映照在湖水上波光粼粼、美艳动人,春天的气息也渐渐渗入到那些美丽的园林中。第二句则描写了百姓们的生活状况。他们每天看到那飘扬的红旗就会欢欣鼓舞,纷纷前来朝拜。最后两句是全诗的总结,也是对第一二句的解释,即朝阳映照的湖水波光粼粼、美艳动人,春色也渐渐渗入到那些美丽的园林中。而百姓们看到红旗就欢欣鼓舞,纷纷前来朝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