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居观物变,天道固虚盈。
炎取日方炽,微阴一已生。
凉风动野草,桃李先飘零。
蜩螗集高柳,络纬响空庭。
愁心独耿耿,宵梦竟难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颀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译文:
幽居观物变,天道固虚盈。
炎取日方炽,微阴一已生。
凉风动野草,桃李先飘零。
蜩螗集高柳,络纬响空庭。
愁心独耿耿,宵梦竟难成。
注释
- 幽居: 隐居生活,远离尘世喧嚣。
- 观物变: 观察事物的变化。
- 天道: 自然之道。
- 固虚盈: 始终处于空虚之中。
- 炎取: 炎热的太阳。
- 方炽: 正在炽热燃烧。
- 微阴: 微小的阴云或阴暗。
- 一已生: 已经出现了。
- 凉风: 清凉的风。
- 野草: 田野中的草木。
- 飘零: 落叶般纷纷落下。
- 蜩螗: 蝉鸣声。
- 集高柳: 聚集在高大的柳树枝上。
- 络纬: 昆虫的声音。
- 响空庭: 发出声响的昆虫在庭院中飞舞。
- 耿耿: 明亮的样子,此处形容心情忧虑。
- 宵梦: 夜晚的梦。
- 终难成: 最终难以实现。
译文
我居住在幽静的地方,观察万物变化,深知自然的法则始终处于空虚之中。炎热的太阳正当旺盛之时,小小的阴影已经出现。清凉的风吹过田野中的草木,使得桃树和李树率先凋零。树上的蝉鸣声汇聚在高高的柳树枝上,空中的昆虫发出声音。我心中忧愁,独自忧虑地无法入睡,夜晚的梦境也难以实现。
赏析
这是一首表现诗人内心孤独、忧愁情绪的杂兴诗。诗人通过观察自然界的变化,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感慨。诗中以“幽居”开篇,点明了诗人身处僻静之地,远离世俗喧嚣,专注于自然与哲理的思考。
“天道固虚盈”一句表明了诗人对自然法则的理解——宇宙间的事物总是处于不断变化之中,没有永恒不变的道理。这一观点反映了诗人深刻的哲学思考。
接下来的诗句通过对季节变化的描写,进一步展示了自然界的规律性。夏日阳光炽烈时,天空却已有细微的阴云初现;而到了秋季,虽然秋风送爽,但桃李等植物已经开始凋零。这些细节生动地描绘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诗人以蝉鸣和虫声为背景,展现了一个宁静而略带忧伤的夜晚。诗人内心的忧愁和失眠的状态,与这个夜晚的氛围相互呼应,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内心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以及对自然法则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