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山之阳土如腴,江水清滑多鲤鱼。
古人居之富者众,我独厌倦思移居。
平川如手山水蹙,恐我后世鄙且愚。
经行天下爱嵩岳,遂欲买地居妻孥。
晴原漫漫望不尽,山色照野光如濡。
民生舒缓无夭扎,衣冠堂堂伟丈夫。
吾今隐居未有所,更后十载不可无。
闻君厌蜀乐上蔡,占地百顷无边隅。
草深野阔足狐兔,水种陆取身不劬。
谁知李斯顾秦宠,不获牵犬追黄狐。
今君南去已足老,行看嵩少当吾庐。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赏析以及必要的关键词注释:

  1. 诗句释义
  • 岷山之阳土如腴:岷山南边的肥沃土地。
  • 江水清滑多鲤鱼:江水的清澈,夹杂着丰富的鲤鱼。
  • 古人居之富者众:古代居住于此的人很多。
  • 我独厌倦思移居:我独自对此感到厌倦,想搬家。
  • 平川如手山水蹙:平坦的平原像双手一样宽广,但山水却紧凑。
  • 恐我后世鄙且愚:恐怕后世会认为我愚蠢且卑鄙。
  1. 译文
    丙申年,我在京城,乡人陈景回从南方来,放弃了他的官职,得到了太子中允。景回原先有一片地在蔡州,现在打算在其间建造园囿来颐养天年。我曾有意在嵩山之下、洛水之上购买地皮,建造房屋作为休息之所,但尚未实现。现在景回想要我写诗,于是表达出了这个意愿。景回希望我的话能证明他不会是一时兴起,而是有远大的志向和计划。

  2. 赏析与注释

  • 岷山之阳:岷山的南面,这里指地理位置,也暗喻诗人的生活环境。
  • 土如腴:肥沃的土地,意味着生活条件优越。
  • 江水清滑多鲤鱼:江水的清澈和鲤鱼的数量,反映了生活的丰富。
  • 古人居之富者众:古代有许多富贵人家,暗示了社会的繁荣和富裕。
  • 我独厌倦思移居:诗人独自在这里感到厌倦,想要移居。
  • 平川如手山水蹙:宽阔的平原仿佛双手可以环抱,但山水却拥挤不堪。
  • 恐我后世鄙且愚:担心后世的人会因为自己的行为而看不起或误解。
  • 经行天下爱嵩岳:走过天下名山大川,唯独喜爱嵩山和洛水。
  • 遂欲买地居妻孥:打算购买土地和住宅,与家人一起定居。
  • 晴原漫漫望不尽:晴朗的原野辽阔无际,看不到尽头。
  • 山色照野光如濡:山上的景色映照在田野上,光芒柔和。
  • 民生舒缓无夭扎:百姓的生活安定,没有战乱或饥荒。
  • 衣冠堂堂伟丈夫:人们衣冠整洁,仪表堂堂,表现出伟岸的气概。
  • 吾今隐居未有所:我现在选择隐居,还没有实现其他目标。
  • 更后十载不可无:十年后,可能还会有其他的需求和机会出现。
  • 闻君厌蜀乐上蔡:听说你厌烦了蜀地的繁华,喜欢上蔡的宁静。
  • 占地百顷无边隅:占据大片的土地,没有边界的限制。
  • 草深野阔足狐兔:草丛深厚,野地开阔,有足够的地方让狐狸兔子活动。
  • 水种陆取身不劬:在水边耕种,在陆地收获,不需要太劳碌就能生存。
  • 谁知李斯顾秦宠:不知道李斯曾经受到秦国的宠爱(指秦朝时期的政治事件)。
  • 不获牵犬追黄狐:如果不能牵着狗去追逐黄鼠狼(比喻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 今君南去已足老:你现在去了南方,足够度过余生。
  • 行看嵩少当吾庐:以后看嵩山附近的地方应该就是我的新家了。

这首诗通过描绘陈景回放弃官职后选择隐居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陈景回志趣的认可。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作者对于世事变迁、个人命运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