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儒冠不误身,从教尘土满衣巾。
安能学稼与学圃,已得异书逢异人。
只影自随空四海,岁寒相伴有孤筠。
扬雄何日一区老,问字应当载酒频。
自信儒冠不误身
尘土满衣巾 安能学稼与学圃
已得异书逢异人 只影自随空四海
岁寒相伴有孤筠
注释:
- 自信儒冠不误身:我自信身着儒生的服饰并不影响我的志向和追求。
- 从教尘土满衣巾:即使周围都是尘土,也毫不在意,因为这是我的选择。
- 安能学稼与学圃:我怎么能像农夫一样种地,也不能像园丁一样种植花草呢?
- 已得异书逢异人:我已经得到了一本非凡的书籍,遇到了一位不同寻常的人。
- 只影自随空四海:我独自的身影在广阔的世界中漂泊,无所依归。
- 岁寒相伴有孤筠:即使在严寒中,我也愿意与孤独的竹子相伴相随。
- 扬雄何日一区老:何时才能像扬雄那样,在某个地方安逸地度过晚年。
- 问字应当载酒频:在求知的道路上,我应当经常携带美酒,以此作为学问的伴旅。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苏过的作品,通过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诗句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追求。首句“自信儒冠不误身”展示了诗人对于自己选择的坚持,即使是身处尘世之中,也不改其志向。接下来,“安能学稼与学圃”,表达了诗人不愿意局限于传统职业的思想。他认为,只有拥有与众不同的知识,才能找到真正的自我,实现更高的价值。
第三句“已得异书逢异人”,进一步强调了诗人所得到的独特知识对他的重要性。这种知识让他能够遇到不同的人,开阔视野,增长见识。第四句“只影自随空四海”,则展现了诗人孤独而又自由的形象。他不受世俗羁绊,如同影子一般随着自己的心行走。第五句“岁寒相伴有孤筠”,描绘了诗人在逆境中的坚韧和独立。即使在寒冷的环境中,也能保持自己的清高节操。最后一句“扬雄何日一区老”,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他希望在某一时刻,能够像扬雄那样,在某个地方安逸地度过晚年。
整首诗通过对儒生身份的肯定、对知识的渴望、对自由的向往以及对人生态度的思考,展示了诗人独特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它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和思想的诗歌,更是一种对生活哲学的探索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