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诗如芝兰,君操如松竹。
宁当食舍鱼,坐待熊蹯熟。
申商掩仁义,已作高阁束。
长吟失憔悴,短缀谢烦促。
自然四壁空,惟有三冬足。
我怀嵩少游,已办巾一幅。
愿言山中友,先登惟子独。
须烦悬河辩,令我千兔秃。
归来诗满囊,大胜富润屋。
穷通有定分,凫胫悲所续。
一醉盘溪堂,自取君诗读。
【注释】
君:指吕居仁(居仁,名安上)。芝兰:比喻品德。松竹:比喻节操。食:动词,吃鱼的意思。熊蹯:熊掌,喻权位。申、商:商鞅、韩非。掩:隐藏。已作高阁束:意谓已经把人藏起来,不让别人知道了。长吟:指长时间地吟诗。短缀:指短小的诗文。谢烦:辞谢烦琐。三冬:指三个冬天,这里代指隐居生活。嵩少游:指李白,李白号青莲居士,自称为太白山中人。巾一幅:指给朋友写信。悬河:喻能言善辩。千兔秃:指《千字文》。兔,指“月”;秃,同“惰”,懒惰之意。富润屋:《论语》云:“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杜甫说:“穷通有定分。”意思是说人的贫与富各有命。凫胫悲所续:语出《庄子·秋水篇》:“子独不见狸狌乎?卑身而下首,不可以行径。”其意为:就像野猫和野狗一样,即使再怎样努力也无法改变它的本性。又如《列子·黄帝篇》所说:“夫千里之马,胜于九方皋;九方皋之代千里之马,则千里之马者胜于千里之陆也。”
【译文】
你像芝兰那样美好,你的操守像松竹一样刚直。
我宁愿当舍鱼得熊的渔父,也不愿当坐等熊掌熟的权贵。
申商之辈将仁义都隐藏起来了,他们被当作权贵们所藏起来的墙垣。
我长吟短咏,因憔悴而失去精神,但写诗却使我摆脱烦冗。
我的居所四周是空旷的四壁,只有深冬的寒冷才显得充实。
我怀念着嵩山、少室山的隐士,他们已经备好了笔墨纸砚。
我希望成为山中的知己朋友,而你则是我最先登临的人。
希望你用悬河之辩来辩论,让我在千字文上留下秃笔的痕迹。
你归来后,诗稿装满了我的口袋,这比富饶的屋子更加珍贵。
人的穷达自有天命,像野猫和野狗一样的野性难以改变。
一醉之后盘溪堂中,我独自欣赏你的诗篇。
【赏析】
这是一首赠友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吕居仁高尚品德和卓越才华的赞美之情。
首联“君诗如芝兰,君操如松竹”是全诗的核心部分,诗人以芝兰和松竹来比喻自己和朋友。芝兰代表高尚的品格,松竹代表坚贞的节操。诗人以此表示自己对吕居仁的敬佩。
颔联“宁当食舍鱼,坐待熊蹯熟”进一步赞美了朋友的高尚情操。在这里,诗人通过对比自己的行为和吕居仁的行为,表达了自己对名利的看淡,以及对于道德操守的重视。
颈联“申商掩仁义,已作高阁束”则是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一种批评。商人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牺牲仁义;而有些人则因为权势地位而将自己封闭起来,不再与人交往。诗人对此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批判。
尾联“长吟失憔悴,短缀谢烦促”则是诗人对自己的生活状态的一种描绘。他长吟短咏,虽然有些憔悴,但内心却感到无比的快乐。同时,他也意识到自己的诗歌已经写满了口袋,足以让他在贫穷的时候也能享受诗的乐趣。
这首诗是一首赠友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高尚品德和卓越才华的赞美之情。同时,它也揭示了社会的一些问题和现象,引发了人们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