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李吾所畏,文字班马流。
空斋锁长夜,尺渎横吞舟。
谁令效方朔,顾盼侏儒羞。
不如谈天李,高论隘九州。
能为齐谐语,自许监河侯。
浮沉闾里间,与世真无求。
【注释】
默李:指汉代的贾谊。吾所畏:我所敬畏的人是贾谊。
班马:指班固和司马迁。班固曾作《汉书》,司马迁著《史记》。
尺渎:指汉文帝时期,晁错上书建议削弱诸侯王的势力,被削职家居,死于家中,史称“晁错之疏”。
效方朔:效法东方朔。
顾盼侏儒羞:意思是说:看别人笑话自己,就像嘲笑侏儒一样。
谈天李:指的是东汉的班固,他著有《汉书》。
齐谐:指西汉的邹阳,他著有《狱中上梁王书》。
自许监河侯:意思是说,你把自己比做监河侯(传说中管水土保持和水利灌溉的官名)。
浮沉闾里间,与世真无求:意思是说:我一生都在宦海沉浮之中,与世俗毫无追求。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的前两句赞颂了诗人所敬佩的贾谊。第三、四句写诗人自己的遭遇,第五六句写诗人对当时文坛的态度。最后两句写自己淡泊名利、不求仕进。全诗以叙事为主,通过叙述自己在仕途上的挫折,来表达自己不愿在朝为官的思想感情。语言朴素,不假藻饰,却含蓄深沉,耐人寻味。
此诗前半部分借古人自况,后半部分则直抒胸臆,中间用了不少典故。“北山杂诗十首”为作者自号,意谓隐居于北山,故有此诗。
“默李吾所畏,文字班马流。”开头二句点明所要吟咏的对象是贾谊。“吾所畏”,即“我所畏惧”的意思。“吾”,代词。“默李”,即“默而李之”,意谓“默而思之”。“所畏”,是说所敬重、所敬仰的人,这里指贾谊。“班马流”,语出刘勰《文心雕龙·辨骚》“班固《离骚》序曰:‘若屈原者,自传辞以讽谏;若孔子之徒,则思君以陈善也。’”又“班氏《离骚》序曰:‘固称‘原《离骚》以为经‘,斯盖《雅》《颂》之亚也……’”刘勰这段话是针对“班固《离骚》序”而言的,但后人误解为“班固的《离骚》是屈原所作的”。其实,班固是西汉时期的一位史学家、文学家。《离骚》是屈原的作品。“班马流”,是说贾谊的文章像班固、司马迁那样流传千古,成为后世文人学习的典范。
“空斋锁长夜,尺渎横吞舟。”第二联写自己的处境。“尺渎”,即短流。汉文帝时,晁错因言削诸侯事受刑。据《汉书.食货志》载:“错为文景谋,请封建亲戚以屏藩周室,乃请立皇子为东郡侯。及苍术时,又请立皇子为胶西王、赵王,及有罪当临决者,犯跸夺爵,皆以列侯就国。”可见“尺渎”一词,本义是小河。这里用以比喻自己的遭遇。“长夜”,“长夜”,指漫长的夜晚,这里喻指漫长的仕途生涯。“锁空斋”,意谓把自己关在书房中。“锁”,封闭的意思。“尺渎横吞舟”,意谓黄河像一口巨舟把一座座高山吞没。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自己长期在官场中徘徊,不得升迁,像被困在书房中不能自由行动一样。
“谁令效方朔,顾盼侏儒羞。”第三联写作者的处境。方朔,即东方朔,汉武帝时的大臣,以滑稽多智著称。“侏儒”是指身材瘦小的人。“顾盼”指环视。这两句的意思是说:现在又有谁让我去效法方朔呢?我看着那些身材矮小、举止可笑的小人们感到羞耻。
“不如谈天李,高论隘九州。”第四联写作者的自许。“谈天李”,即指东汉的班固。班固有才学,文章写得出色,能言善辩。他著有《汉书》,是古代著名的历史著作。“高论”,意谓高超的见解或言论。“隘九州”,意谓狭隘的见识。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我不如去谈谈天,我有高超的见解,能言善辩,能写出像《汉书》这样的大著作。
“能为齐谐语,自许监河侯。”“齐谐”,即《淮南子·道应训》中的《齐谐》,相传为战国时代鬼谷子所著。《齐谐》记载一个神龟托梦给宋康王,告诉他宋国将亡,只有让贤才能得天下的故事。“监河侯”,是西汉初年的一个故事。据说刘邦封萧何为相国,他回家探亲时发现河水干涸,百姓没有水吃。于是派人送三百斤粮食给河神,请求河神降雨。河神答应了他的请求,但只答应五天之内下雨。五天以后,果然下了雨,但老百姓并没有因此而得到好处,反而因为官吏催征赋税而更加贫困。后来萧何听说这件事,便向刘邦建议免除赋税,赈救灾民,并亲自到河边巡视,结果百姓都获得了丰收。这则故事见于《史记.萧何世家》。“自许监河侯”,意谓我要像萧何那样做一个清正廉明的官员。
末联写自己的志趣:“浮沉闾里间,与世真无求。”这两句大意是说自己一辈子都是在社会动荡不安中度过的,与世人没有什么关系。“浮沉”,意谓随波逐流。“闾里”,是古代的里坊单位,也是古代居民区的名称。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自己一生都没有固定的居所和职业,随遇而安,与世无争,不追求什么。
这首诗以叙事为主,借古喻今。诗人通过对古代人物事迹的回忆,表达了自己不愿在朝做官的思想感情。整首诗结构严谨,层次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