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闲本可乐,闲久复难度。
此心苟无着,永日未易暮。
平生有习气,但对黄卷语。
诗书与博弈,等是忘闲具。
不如观此心,安用徒劳苦。
湛然返灵源,当求无所住。
【注释】
北山杂诗十首:北山,指隐逸山林。杂诗,即《诗经·小雅·北山》中的诗篇。
居闲本可乐:隐居在山野中本来很快乐。
闲久复难度:但隐居太久了就又难以为继了。
此心苟无着:只要没有牵挂。
永日未易暮:漫长的日子不易过完一天。
平生有习气:平生以来有积习难改。
对黄卷语:对着书卷苦读。
诗书与博弈:诗书和下棋、赌博一样,都是消磨时间的事。
等是忘闲具:都是一种逃避现实的方式。
不如观此心:不如观察自己的内心。
安用徒劳苦:为什么要白白受苦呢?
湛然返灵源:返回心灵的源泉。
当求无所住:应该寻找一个不执着的地方。
【赏析】
这首诗是陶渊明隐居后的作品。诗人在田园生活中,感到生活单调乏味,于是开始读书学习。他读了“诗书”,看了“黄卷”。可是,他发现这些学问并没有给他带来什么乐趣,反而使他觉得更空虚、更无聊。因此,他发出了这样的感慨:“此心苟无着,永日未易暮。”
诗人说,只要自己没有什么挂碍,那么漫长的日子就不容易过去;只有自己有了心事,整天才不好熬过。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厌倦之情。
诗人又谈到了自己平生的毛病,就是“对黄卷语,平生有习气”:总是对着书卷苦读,而没有真正领会其中的奥妙。所以,诗人又说:“诗书与博弈,等是忘闲具。”他认为,诗书和下棋,下棋和赌博,其实都是用来消磨时间的。因此,他说“等是忘闲具”:都是用来打发闲暇的一种东西。
最后两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说,既然这样,那么不如“观此心,安用徒劳苦”。意思是,既然已经找到了一种寄托自己的方式,那么为什么还要苦苦地追求其他的东西呢?
从这首诗可以看出,陶渊明虽然隐居山林,过着清贫的生活,但他并不感到满足和幸福,而是充满了厌倦和无聊。这是因为他的思想还没有得到真正的解脱。后来,经过多年的思考和探索,陶渊明终于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寄托——那就是回归自然的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