衮衮河渭浊,皎皎江汉清。
源流既自异,美恶终未明。
嗟我顽钝质,乃与公并生。
出处每自托,讴吟辄尝赓。
譬如病足马,共此千里程。
胜负坐已决,岂待终一枰。
忆公年少时,濯濯吐新萌。
坚姿映松柏,直节凌榛荆。
学成志益厉,秋霜落春荣。
澹然养浩气,脱屣遗齐卿。
百炼竟不变,三年终未鸣。
区区两郡守,籍籍四海声。
年来效溯默,世事慵讥评。
不见室家好,恍如揖重城。
别离长尘垢,岁月何峥嵘。
彭门偶会合,白发互相惊。
受教恐不足,吐论那复争。
疾雷发聋聩,清月照昏盲。
笃爱未忍弃,浪云旧齐名。
更请同郭许,题品要当精。
次韵子瞻见寄
衮衮河渭浊,皎皎江汉清。
源流既自异,美恶终未明。
嗟我顽钝质,乃与公并生。
出处每自托,讴吟辄尝赓。
譬如病足马,共此千里程。
胜负坐已决,岂待终一枰。
忆公年少时,濯濯吐新萌。
坚姿映松柏,直节凌榛荆。
学成志益厉,秋霜落春荣。
澹然养浩气,脱屣遗齐卿。
百炼竟不变,三年终未鸣。
区区两郡守,籍籍四海声。
年来效溯默,世事慵讥评。
不见室家好,恍如揖重城。
别离长尘垢,岁月何峥嵘。
彭门偶会合,白发互相惊。
受教恐不足,吐论那复争。
疾雷发聋聩,清月照昏盲。
笃爱未忍弃,浪云旧齐名。
更请同郭许,题品要当精。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给友人的一首酬答之作,表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深怀念之情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首联“衮衮河渭浊,皎皎江汉清。”用河水的浑浊与清澈对比来象征人的善与恶。河水的浊与清代表了人的善恶两面,反映了作者对于人性善恶的看法。他认为人的本质是善还是恶是由个人的品质决定的,而不是由环境或者外界因素决定的。这种观点体现了他的儒家思想,也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深刻认识。
颔联“源流既自异,美恶终未明。”则进一步强调了人的善与恶是由个人的品质决定的。他认为一个人的善与恶并不取决于他所处的环境或者受到的影响,而是由他自己的品质所决定的。这种观点体现了他的儒家思想,也反映了他对人生的独特见解。
颈联“嗟我顽钝质,乃与公并生。出处每自托,讴吟辄尝赓。”则进一步阐述了他的观点。他认为自己的品质决定了他的为人处世方式,也决定了他和他人的相处方式。他认为自己虽然资质愚笨,但却能够和有才华的人一起生活,这都归功于他自己的人品和品质。这也表明他对于人生的深刻理解。
尾联“譬如病足马,共此千里程。”则是他对于人生的一种比喻。他认为人生就像是一场马拉松比赛,虽然路途遥远,但却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到达终点。这既是对他自己的人生经历的一种总结,也是对他对于人生的理解的一种表达。
诗人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表达自己对于人生、人性以及社会的看法。他用自己的语言来描绘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让读者能够感受到他的情感和思考。他的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中国古代诗歌中的瑰宝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