旆旆黄茆泼眼明,荒郊尽日绝人行。
谁知气象萧条处,剩有山川可鼎烹。
【解析】
此诗前两句是写诗人在山行途中所见之景,后两句则是诗人的主观感受。
“旗旆旆黄茆”的意思是:旗子飘飘,黄色茅草映入眼中,十分鲜艳。黄茆即茅草,这里代指旌旗,用来形容道路两旁高高的茅草随风摇曳的样子。诗人在这里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出了山路两旁高高耸立的茅草随风摇曳的景象。“旆”是古代的一种旗帜,这里指旌旗。
“荒郊尽日绝人行”意思是:荒远的郊野,一整天都没有行人。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在山行途中看到的景色。“荒郊”指的是郊外没有人家的地方;“绝人行”指的是一天没有人行走。
后两句是写诗人的感受。“谁知气象萧条处,剩有山川可鼎烹。”意思是:谁知道这萧瑟荒凉的景象,只留下山川可供烹煮。“萧条”,萧条、冷落之意。“鼎烹”,烹煮的意思,此处指用来煮食。“剩”字表明了诗人对这荒凉景象的喜爱之情。
【答案】
示例:诗人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秋日山行图。首句写诗人沿途见到的景色,“旗”、“茅”“黄茆”等词语形象地勾画出了秋天山中的道路和周围的环境,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次句写诗人的感受,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寂与落寞之感。最后两句写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同时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