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苑传呼陛楯郎,东夷初识令君香。
天山自可三箭取,海国何劳一苇杭。
宣劝不辞金碗侧,醉归争看玉鞭长。
锦囊诗草勤收拾,莫遣鸡林得夜光。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其结构严谨,对仗工整,意境深远。

下面是逐句翻译:

  1. 北苑传呼陛楯郎,东夷初识令君香。
    注释:在宫廷北面的苑中传来了传呼声,是陛楯郎(指皇帝身边的侍从官)来传呼。他们第一次见到了令君(指王晋卿)的风采。
    赏析:此句描绘了诗人被召见的情景,表达了他对君王的尊敬和对王晋卿的敬仰之情。
  2. 天山自可三箭取,海国何劳一苇杭。
    注释:天山可以三箭射下,海国又何必用一根苇草渡过?
    赏析: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天山比作箭靶,表达了诗人对武艺的自信和骄傲。同时,也隐含了对海国的轻视和挑衅之意,展现了诗人豪迈的性格。
  3. 宣劝不辞金碗侧,醉归争看玉鞭长。
    注释:在宴会上劝酒时,他毫不犹豫地坐在金碗旁边。喝醉后回家,人们争相观看玉鞭的长度。
    赏析:此句描绘了诗人在宴会上的豪放不羁之态。他不畏权贵,敢于直言,深受人们的敬佩。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尚和氛围。
  4. 锦囊诗草勤收拾,莫遣鸡林得夜光。
    注释:要时常整理好自己的诗句,不要让鸡林的人得到这些宝贵的夜光珠(指珍贵的宝石)。
    赏析:此句强调了诗人对自己诗歌作品的珍视和保护意识。他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流传千古,不被他人窃取或损坏。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国家文化的自豪感和使命感。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被召见的场景、展示自己的武艺和豪迈性格、表达宴会上的豪放不羁之态以及对诗歌作品的保护意识,展现了诗人的才华、个性和价值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