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寻年岁无甲乙,岂有名字记谁某。
自从周衰更七国,竟使秦人有九有。
扫除诗书诵法律,投弃俎豆陈鞭杻。
当年何人佐祖龙,上蔡公子牵黄狗。
登山刻石颂功烈,后者无继前无偶。
皆云皇帝巡四国,烹灭强暴救黔首。
《六经》既已委灰尘,此鼓亦当遭击剖。
传闻九鼎沦泗上,欲使万夫沉水取。
暴君纵欲穷人力,神物义不污秦垢。
是时石鼓何处避,无乃天工令鬼守。
兴亡百变物自闲,富贵一朝名不朽。
细思物理坐叹息,人生安得如汝寿。
【诗句】
欲寻年岁无甲乙,岂有名字记谁某。
自从周衰更七国,竟使秦人有九有。
扫除诗书诵法律,投弃俎豆陈鞭杻。
当年何人佐祖龙,上蔡公子牵黄狗。
登山刻石颂功烈,后者无继前无偶。
皆云皇帝巡四国,烹灭强暴救黔首。
《六经》既已委灰尘,此鼓亦当遭击剖。
传闻九鼎沦泗上,欲使万夫沉水取。
暴君纵欲穷人力,神物义不污秦垢。
是时石鼓何处避,无乃天工令鬼守。
兴亡百变物自闲,富贵一朝名不朽。
细思物理坐叹息,人生安得如汝寿。
【译文】
想要寻找年岁的记载却找不到确切的甲乙,谁能记得这些人物的名字呢?自从周朝衰微之后又有七国争雄,最终使得秦人有了强大的力量。他们扫清了诗书诵读法律,抛弃了祭祀的礼器和刑具。当年辅佐秦始皇的人是谁呢?上蔡的公子牵着黄狗。他登上高山刻下石碑歌颂功德,后人却没有继续他的事业,也没有能继承他的伟业的人。人们都说皇帝巡游了四个国家,烹煮并消灭了强暴来拯救百姓。六经已经废弃尘埃之中,这个石鼓也将遭到摧毁。据说九鼎落入了黄河之上,人们想要让万人去深水中取出。残暴的君主纵情于享乐而穷尽人力,神明之物不会因秦朝的罪恶而玷污。在那个时候,石鼓应该在哪里躲藏呢?或许这是上天安排,让它被鬼神守护着。兴亡变迁万物自会闲适,富贵荣华一时的名声却能够永远地保持。仔细思考这其中的道理只能让人叹息,人生的寿命又能与石鼓相比吗?
【注释】
- 欲寻年岁:想要寻找岁月的痕迹。
- 无甲乙:无法确定年代的顺序。
- 七国:指周朝衰微后,先后出现的七个国家。
- 秦人:指秦代的人民或统治者。
- 扫除:清除、摒弃。
- 上蔡公子:指的是春秋时期的上蔡(今河南上蔡)人,后来成为秦国的贵族。
- 牵黄狗:传说中商鞅变法时的辅助人物,以黄色犬为标志。
- 登山刻石:在山上刻石立碑。
- 后:这里指的是后来的人。
- 无继:没有接续者。
- 烹灭:烧煮销毁。
- 《六经》:古代儒家经典,包括《诗经》、《尚书》、《易经》、《礼记》、《乐经》、《春秋》。
- 委灰尘:丢弃、遗忘。
- 此鼓:这个石鼓。
- 无乃:也许、大概。
- 天工:天然之力。
- 鬼守:鬼神守护。
- 兴亡百变:国家的兴亡变化无常。
- 物自闲:万物各自安适。
- 富贵一朝:财富和权力都是暂时的。
- 细思:仔细思考。
- 物理:这里指自然的道理或规律。
- 叹息:感慨、叹息。
- 人生:指人的一生。
- 汝寿:你的生命或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