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者子舆病且死,其友子祀往问之。
跰𨇤鉴井自叹息,造物将安以我为。
今观古塑维摩像,病骨磊嵬如枯龟。
乃知至人外生死,此身变化浮云随。
世人岂不硕且好,身虽未病心已疲。
此叟神完中有恃,谈笑可却千熊罴。
当其在时或问法,俯首无言心自知。
至今遗像兀不语,与昔未死无增亏。
田翁里妇那肯顾,时有野鼠衔其髭。
见之使人每自失,谁能与诘无言师。
诗句解释:
- 「凤翔八观」:指在唐代,杨惠之雕塑了维摩诘像。
- 「维摩像,唐杨惠之塑,在天桂寺」:描绘了维摩诘像,是唐代著名雕塑家杨惠之的作品,现存于天桂寺。
- 「昔者子舆病且死」:借用老子的典故,表示子舆(即庄子)生病快要死去的状态。
- 跰𨇤鉴井自叹息,造物将安以我为。「跰𨇤鉴井」可能指的是庄子对生命无常的感悟。
- 今观古塑维摩像,病骨磊嵬如枯龟:「今」字表明现在观察古代雕塑的维摩诘像。
- 乃知至人外生死,此身变化浮云随。「至人」是指超越俗世的人。
- 世人岂不硕且好,身虽未病心已疲:「世上的人难道没有健康而快乐的人吗?」
- 此叟神完中有恃,谈笑可却千熊罴。「叟」字可能是对老者的尊称。
- 当其在时或问法,俯首无言心自知:「在他的时候或者询问佛法,低头不语,内心自有体会」。
- 至今遗像兀不语,与昔未死无增亏。「遗像」指雕像,「兀不语」意味着雕像沉默不语。
- 田翁里妇那肯顾,时有野鼠衔其髭:「田翁里妇」可能是村民,「野鼠」指老鼠。
- 见之使人每自失,谁能与诘无言师。「见之使人每自失」表示看到雕像让人感到困惑失落,没有人能和雕像对话。
译文:
昔日子舆(庄子)身体不适,临近死亡,朋友子祀前去探望。他在井边感叹生老病死的无常,觉得造物主如何安排自己的命运。现在观看古代雕刻的维摩诘像,它病弱的身体就像干枯的乌龟一样。由此知道超脱生死的人,自身的变化如同飘浮的云彩。世间的人们难道不是健康快乐的,但自己的身心已经被疾病消磨。这位老者精神饱满中带着一种依靠,他的谈笑可以驱赶千军万马。他生前或许也曾询问佛法,但总是低下头不说话,心中自有体悟。现在的雕像静静地站在那里,不言语,与之前活着时没有任何不同。村里的老人和妇女都不愿意去关注它,时常有野鼠咬啮它的胡须。看到这一幕让人常常感到迷失,谁能理解这无言的雕像呢?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维摩诘像的描述,展现了庄子对生死、自然规律和人的精神世界的深刻理解和感慨。通过对比“活人”与“死人”,以及“雕像”与“真人”,诗人强调了生命的短暂性和精神的永恒性。诗中的“跰𨇤鉴井自叹息,造物将安以我为。”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以及对人生命运的思考。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给人以深刻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