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花落在徐州,对月酣歌美清夜。今年黄州见花发,小院闭门风露下。
万事如花不可期,馀年似酒那禁泻。忆昔扁舟溯巴峡,落帆樊口高桅亚。
长江衮衮空自流,白发纷纷宁少借。竟无五亩继沮溺,空有千篇凌鲍、谢。
至今归计负云山,未免孤衾眠客舍。少年幸苦真食蓼,老境安闲如啖蔗。
饥寒未至且安居,忧患已空犹梦怕。穿花踏月饮村酒,免使醉归官长骂。
【注释】 徐州:古地名,今属江苏省。黄州:古地名,在今湖北黄冈县西南。扁舟:小船。巴峡:即瞿塘峡。沮溺:即伯夷、叔齐。鲍照、谢灵运是晋宋时期的诗人,他们的《文选》有很高的成就,被后人称为“六朝之冠冕”或“两宋之冠冕”。五亩:泛指小块的农田。千篇:指大量的诗作。
【赏析】 这是一首自伤年老的诗。开头三句,回忆去年春天花落徐州时的情景;接着写今年春天花又开在了黄州(今湖北省黄冈市)院里,自己却闭门谢客,过着寂寞的生活。以下七句,以花喻人,说自己年纪虽大,但像花一样美丽,还应该像酒一样地生活下去。“忆昔”、“今”相映成趣,一纵一收,一明一暗,把诗人的情怀表达得淋漓尽致。
最后四句慨叹自己没有像屈原那样隐居不仕,也没有像陶潜那样躬耕田园,只有空有大量诗文传世。结尾处用典抒怀,意在说明自己虽然年迈多病,但仍然壮志未泯:“忧患已空犹梦怕。”这一句,既是对前文的总结,又是后文的伏笔,表达了诗人晚年依然壮心不已的豪情。
此诗是苏轼于元祐六年(1091年)春在黄州所作的一首七律。当时苏轼被贬谪到黄州,心情十分抑郁。他看到黄州城外的花开花落,想到自己的遭遇和处境,不禁感叹起自己一生的政治理想和抱负来。这首诗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