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舆兀醉守,路转古城隅。
酒力如过雨,清风消半途。
前山正可数,后骑且勿驱。
我缘在东南,往寄白发馀。
遥知万松岭,下有三亩居。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涉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以下是逐句的释义:

  1. 蓝舆兀醉守,路转古城隅。
  • “蓝舆”指的是古代官员的车辆,这里可能是指李涉所乘的马车。”兀醉守”意味着他独自沉醉于酒中,仿佛已经失去了意识。”路转古城隅”描绘了李涉正在经历一个古老的城市的边缘。
  1. 酒力如过雨,清风消半途。
  • “酒力如过雨”形容酒的力量强大,就像雨水一样能够冲刷一切障碍。”清风消半途”则表示在微风中,酒力似乎能够消除旅途中的疲劳和困扰。
  1. 前山正可数,后骑且勿驱。
  • “前山正可数”暗示着前方的道路平坦,容易辨认,可以清晰地看到山峦起伏。”后骑且勿驱”则是提醒后面的马匹不要急于驱赶,应该放慢速度,享受旅途的乐趣。
  1. 我缘在东南,往寄白发馀。
  • “我缘在东南”表明李涉现在的位置在东南方向,可能是在前往某个地方的路上。”往寄白发馀”暗示着他可能正在等待或期待着什么,可能是朋友、家人或者某个特殊的目的地。
  1. 遥知万松岭,下有三亩居。
  • “遥知万松岭”表达了李涉对远方万松岭景色的遥想,可能是他心中向往的地方或者是他在旅途中经常经过的地方。”下有三亩居”则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场景,可能有一片广阔的农田或者一个温馨的小窝,暗示李涉可能在寻找一个安静的地方休息或隐居。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意象,展现了作者李涉独特的旅行体验和对自然景观的感受。首句“蓝舆兀醉守”以生动的比喻,表现了作者沉醉于旅途之中的状态;接着两句“酒力如过雨,清风消半途”则巧妙地运用了夸张手法,传达了酒的力量和旅途的舒适感。诗中还多次提及“山”、“水”等自然元素,反映了他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向往。最后一句“我缘在东南,往寄白发馀”则透露出一种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和对过往岁月的怀念。整体上,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李涉独特的人生态度和情感世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