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西来万马屯,势与岱岳争雄尊。
飞狐上党天下脊,半掩落日先黄昏。
削成山东二百郡,气压代北三家村。
千峰右卷矗牙帐,崩崖凿断开土门。
朅来城下作飞石,一炮惊落天骄魂。
承平百年烽燧冷,此物僵卧枯榆根。
画师争摹雪浪势,天工不见雷斧痕。
离堆四面绕江水,坐无蜀士谁与论。
老翁儿戏作飞雨,把酒坐看珠跳盆。
此身自幻孰非梦,故国山水聊心存。

【注释】

雪浪石:山名,位于太行山中。

太行:指太行山,在今山西省境内。

万马屯:形容山势雄伟。

岱岳:泰山,在今山东省中部。

飞狐、上党:都是山西的地名。

天下脊:比喻地势高耸如脊,即太行山的脊梁。

山东:泛指太行山以东地区。

气压代北:形容雪浪石的高耸入云,气势压过了北国的高山。

千峰右卷矗牙帐:形容雪浪石的山峰像张开的帐幕一般。

崩崖凿断开土门:形容雪浪石的险峻和雄壮。

朅来城下作飞石,一炮惊落天骄魂:雪浪石被用来制造炮弹,炮弹发射后击中敌营,使敌人的骄傲之心受到震撼。

承平百年烽燧冷,此物僵卧枯榆根:烽火台已经废弃了一百年,然而雪浪石依然矗立在那里。

画师争摹雪浪势,天工不见雷斧痕:很多画家都争相模仿雪浪石的形态。

离堆四面绕江水,坐无蜀士谁与论:雪浪石周围环绕着长江的水,没有人能够与之论道。

老翁儿戏作飞雨,把酒坐看珠跳盆:一位老翁像小孩子一样开玩笑地放起了雨,他拿起酒杯坐着看着雨水跳动如同珍珠一般。

此身自幻孰非梦,故国山水聊心存:我的身体就像梦境一般虚幻,但我的心却一直怀念着故乡的山水。

【赏析】

《次韵滕大夫三首雪浪石二首其一》是宋代诗人范仲淹的作品。这首词描绘了雪浪石的雄姿伟貌,表现了作者对雪浪石的赞美之情。

开头两句描写雪浪石的地理位置和自然风光。“太行西来万马屯,势与岱岳争雄尊”,描绘了太行山的壮丽景色,也表达了作者对太行山的喜爱之情。接着两句通过写雪浪石的位置和高度来突出其气势磅礴。“飞狐上党天下脊,半掩落日先黄昏”,描绘了雪浪石在太行山中的巍峨形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雪浪石的敬仰之情。

接下来四句则着重描述了雪浪石的壮观景象。“削成山东二百郡,气压代北三家村”,描绘了雪浪石的高大威猛,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雪浪石的赞美之情。接着两句通过写雪浪石的高度和形态来突出其壮丽之景。“千峰右卷矗牙帐,崩崖凿断开土门”,描绘了雪浪石的壮观景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雪浪石的赞美之情。最后一句通过写雪浪石的险峻来表达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结尾两句则表达了作者对于雪浪石的感情。“朅来城下作飞石,一炮惊落天骄魂”,描绘了雪浪石的英勇形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雪浪石的敬佩之情。接着两句通过对雪浪石的赞美来表达作者对雪浪石的情感。“承平百年烽燧冷,此物僵卧枯榆根”,描绘了雪浪石在和平时期的状态,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雪浪石的珍视之情。最后两句则是表达了作者对于雪浪石的情感。“画师争摹雪浪势,天工不见雷斧痕”,描绘了雪浪石的美丽之态,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雪浪石的敬仰之情。最后一句通过对雪浪石的描述来表达作者对雪浪石的赞美之情。

整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雪浪石的雄姿英发之态以及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