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八十馀,不识城市娱。
造物偶遗漏,同侪尽丘墟。
平生不渡江,水北有幽居。
手插荔支子,合抱三百株。
莫言陈家紫,甘冷恐不如。
君来坐树下,饱食携其馀。
归舍遗儿子,怀抱不可虚。
有酒持饮我,不问钱有无。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归隐后的诗作。诗人在《和陶归园田居》组诗中,以陶弘景的《归园田居》为题,借陶诗之韵来表达自己退隐田园的情怀。
首联“老人八十馀,不识城市娱”两句,点明年高八十有馀的老农,因久居乡村而不识城市中的繁华生活。这里,诗人用“八十馀”,突出老人年高,又用“不识城”字,说明他与城市的隔膜。
颔联“造物偶遗漏,同侪尽丘墟”两句,写老农由于年高体弱,被自然淘汰,同乡的同伴都相继去世了。这里,诗人运用“造物”、“同侪”、“丘墟”等词语,表现了农村生活的艰难和农民命运的不幸。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农民悲惨命运的同情。
颈联“平生不渡江,水北有幽居”两句,写老农一生未渡江南,但有一座美丽的水北庄园。这里的“水北”二字,暗指作者所居之地。“幽居”二字,则写出了老农的生活情趣。诗人通过描写老农的水北庄园,进一步表现了他对田园生活的喜爱。
尾联“莫言陈家紫,甘冷恐不如”两句,写老农虽然生活在水北庄园,但他并不以此为满足。诗人用“莫言”一词,表明诗人认为陈家的紫葡萄并不比自己的庄园差。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农民朴实、勤劳、知足的品质的赞赏。尾联的最后两句“君来坐树下,饱食携其馀”,写诗人前来拜访老农,并请他到树上吃葡萄。这里既体现了诗人对老农的尊敬,也表现出诗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整首诗语言简练明快,意境深远清新。诗人通过对老农的描绘,表达了自己退隐田园的情怀,同时也展示了农村生活的艰辛和农民朴实、勤劳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