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欢有馀乐,在戚亦颓然。
渊明得此理,安处故有年。
嗟我与先生,所赋良奇偏。
人间少宜适,惟有归耘田。
我昔堕轩冕,毫厘真市廛。
困来卧重裀,忧愧自不眠。
如今破茅屋,一夕或三迁。
风雨睡不知,黄叶满枕前。
宁当出怨句,惨惨如孤烟。
但恨不早悟,犹推渊明贤。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名为《答庞德潜书》,共五十二句。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译文:

当欢有馀乐,在戚亦颓然。    
渊明得此理,安处故有年。    
嗟我与先生,所赋良奇偏。    
人间少宜适,惟有归耘田。    
我昔堕轩冕,毫厘真市廛。    
困来卧重裀,忧愧自不眠。    
如今破茅屋,一夕或三迁。    
风雨睡不知,黄叶满枕前。    
宁当出怨句,惨惨如孤烟。    
但恨不早悟,犹推渊明贤。    

注释

  1. 当欢有馀乐:在高兴的时候,欢乐到过剩的程度。
  2. 在戚亦颓然:悲伤时,也感到颓废无力。
  3. 渊明得此理:陶渊明懂得这个道理。
  4. 安处故有年:安心的地方自然有年岁。
  5. 嗟我与先生:我(作者)与先生(指陶渊明)。
  6. 所赋良奇偏:我所创作的诗篇都很奇特、特别。
  7. 人间少宜适:人世间很少有合适的居住地。
  8. 惟有归耘田:只有回归农田才能找到合适的居所。
  9. 我昔堕轩冕:我以前曾经拥有高官厚禄,如同戴冠冕、穿华服一样。
  10. 毫厘真市廛:极小的差错都像市场交易一样,非常琐碎。
  11. 困来卧重裀:困苦中,躺在床上铺了厚厚的褥子。
  12. 忧愧自不眠:因忧虑和羞愧而失眠。
  13. 如今破茅屋:现在我住的是破旧的茅草屋。
  14. 一夕或三迁:一夜之间,可能搬家三次。
  15. 风雨睡不知:即使被风雨惊醒,也不知道。
  16. 黄叶满枕前:枕头上铺着黄叶。
  17. 宁当出怨句:宁愿写出不满的话句,也不让它们化为怨恨。
  18. 惨惨如孤烟:凄凉的样子像孤独的烟雾。
  19. 但恨不早悟:只是遗憾没有早点明白这个道理。
  20. 犹推渊明贤:仍然认为陶渊明是个贤人。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自己和陶渊明的生活状态,表达了作者对陶渊明生活的满足和对现实的无奈。诗中的“渊明得此理”和“安处故有年”表明陶渊明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活之道,而作者则感到困惑和无奈,因为现实让他无法像陶渊明那样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问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的不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