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腊尽,早梅花开后。分付新春与垂柳。细腰肢、自有入格风流,仍更是、骨体清英雅秀。

永丰坊那畔,尽日无人,谁见金丝弄晴昼。断肠是、飞絮时,绿叶成阴,无个事、一成消瘦。又莫是、东风逐君来,便吹散眉间,一点春皱。

诗句释义:

江南的腊月已经过去,早梅花在开过后。将春天的生机和活力都交给垂柳。细腰身的垂柳自有其独特的风姿,再加上骨体清英雅秀。

永丰坊那畔,整天没有人影,谁见过金丝鸟在阳光下嬉戏呢?飞絮的季节到了,绿叶成阴,无事生非,一丝愁思就让人消瘦。又或许是东风追随你而来,就吹散了你眉间的春意,一点愁绪。

译文:
江南的腊月已过,早梅盛开后,春天的气息便传递给了垂柳。它细长的身体,自有一番入世的风韵,再加上它骨骼纤细、气质高雅、姿态秀丽。

永丰坊那边,整日里人迹罕至,有谁能见到黄莺在晴空下欢快地飞舞呢?当飞絮纷飞时,绿叶遮阴,一切都显得那么宁静而单调,一丝忧愁也悄然而至。也许只是东风跟随你,轻轻地拂去了你眉宇间的春色,留下一丝丝的忧郁。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象。首句“江南腊尽,早梅花开后”交代了时节背景,江南地区的冬尽春来,梅花盛开。接着“分付新春与垂柳”,春风把新春的生机带给了垂柳,赋予其新的生命。接下来的句子进一步描写垂柳:“细腰肢,自有入格风流,仍更是、骨体清英雅秀。”用词形象生动,突出了垂柳的柔美与俊逸,给人以美的享受和视觉上的享受。

“永丰坊那畔,尽日无人”两句,诗人通过观察和想象,展现了自己对永丰坊那畔景色的喜爱。整首诗中,诗人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来描述垂柳的形象,使得垂柳仿佛有了生命,更加生动有趣。

诗的最后一句“又莫是东风逐君来,便吹散眉间,一点春皱”,则巧妙地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东风人格化,表达了对春天到来的喜悦和期盼。

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描绘了春天的美景,又抒发了作者的情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