缥缈红妆照浅溪,薄云疏雨不成泥。送君何处古台西。
废沼夜来秋水满,茂林深处晚莺啼。行人肠断草凄迷。
浣溪沙 · 缥缈红妆照浅溪
缥缈红妆照浅溪,薄云疏雨不成泥。送君何处古台西。
注释:
- “缥缈”:形容女子的妆容或景色飘渺如烟。
- “红妆”:指女子浓艳的妆容。
- “照”:映照、照耀的意思。
- “浅溪”:清澈的小河流水不深,也泛指水面。
- “薄云”:轻薄的云彩。
- “疏雨”:稀落的小雨。
- “不成泥”:没有形成泥土状的雨水。
- “送君”:送别朋友。
- “古台”:古老的高台。
- “废沼”:废弃了的池塘、沼泽地。
- “秋水”:秋天的水,此处可能是指池塘、溪流中清澈的水。
- “茂林深处”:茂盛的树林深处。
- “晚莺啼”:傍晚时分,黄莺在树上鸣叫。
译文:
红妆轻拂水面,仿佛倩影摇曳;细雨稀疏,未成泥泞。你将前往何方?只有那古老高台向西。
曾经废弃的池塘,如今秋水满溢,晚归的黄莺在树深处啼叫。行人心中无限惆怅,草木间一片凄凉迷离。
赏析:
此词以淡雅之笔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凄美的画面。首句通过红妆与浅溪的对比,巧妙地营造出一种轻盈飘逸的氛围。接着以薄云、疏雨为背景,描绘了一幅朦胧而美丽的自然风景画。然而,这种美景并未能长久,因为友人即将离去,只留下一个古台和一片寂寥。
“废沼夜来秋水满”一句,用废沼中的秋水作为画面的一部分,既增加了画面的空间感,也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而“茂林深处晚莺啼”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静谧而美好的山林之中,使整个画面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尽管画面美丽,但词人并没有沉浸在其中,而是通过“行人肠断草凄迷”这一转折,将整首词的情感推向了高潮。这里的“草凄迷”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深深不舍,也体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深深眷恋。
这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也表达了对离别的哀伤和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