渺渺桑田注白波,幽幽花洞忆真多。
丹成已在风烟上,鹤返其如城郭何。
月下清池明老剑,云凝碧落听笙歌。
五陵王气龙沙近,傥乞飞霞侍玉珂。

登碧落堂

渺渺桑田注白波,幽幽花洞忆真多。

丹成已在风烟上,鹤返其如城郭何。

月下清池明老剑,云凝碧落听笙歌。

五陵王气龙沙近,傥乞飞霞侍玉珂。

注释

  1. 渺渺桑田:形容天地辽阔,桑田指广阔的农田,比喻变化之大。
  2. 幽幽幽花洞:形容环境的幽静,花洞可能指的是一个隐秘的场所或自然美景。
  3. 丹成:指修炼成功,已达到某种境界。
  4. 风烟上:形容高远,如同在风中飘荡,烟雾缭绕。
  5. 城郭何:反问句式,意在表达即使回到城中也难以适应或找到归属感。
  6. 月下清池:形容在月光下清澈的水面上的景象。
  7. 云凝碧落:形容云雾缭绕在碧落堂周围,给人一种仙境的感觉。
  8. 五陵王气:指古代帝王居住的贵族地区,常用来比喻繁华或有权势的地方。
  9. 龙沙近:接近有龙气的地区,通常代表权力或尊贵的地方。
  10. 飞霞:形容美丽的天空或景色,常用于形容美好的景象。
  11. 玉珂:古代贵族或神仙常用的玉制法器,象征高贵和纯洁。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聂致孙所作,以简洁的笔触描绘了登临碧落堂时的所见所感。全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以及对情感体验的描述,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思考。

首二句“渺渺桑田注白波,幽幽花洞忆真多”,诗人开篇即以浩瀚的自然景观作比,将天地比作无尽的桑田和花洞,暗喻世事的变化无常和内心的复杂感受。这两句不仅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更隐喻了人的内心世界的广阔与深邃。

三、四句“丹成已在风烟上,鹤返其如城郭何”,通过对比的方式,诗人将个人修炼的高远境界与世俗的纷扰相对照。在这里,“风烟上”形象地描述了修行者的超然和飘逸,而“城郭何”则是对回归后的困惑和无奈的表达,反映了人在追求高洁境界时可能遭遇的现实挑战。

接下来的“月下清池明老剑,云凝碧落听笙歌”两句,继续展开对自然环境的描绘和内心感受的抒发。月光下的清澈水面上反射出宝剑的光泽,象征着智慧和正义;而云层凝结在碧落堂周围的天空中,则营造了一种仙境般的氛围。这里的音乐和笙歌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点缀,更是诗人心灵愉悦和精神升华的象征。

结尾“五陵王气龙沙近,傥乞飞霞侍玉珂”再次运用了丰富的意象,五陵王气和龙沙都是具有深厚历史和文化意义的元素,暗示着权力和尊贵。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权力中心的向往,同时也隐含了对世俗权力地位的反思。最后的“傥乞飞霞侍玉珂”,是一种幻想中的情境,诗人通过这种幻想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以及内心深处对于更高精神境界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内心感受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和对自然美的热爱。同时,诗人也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现实社会和个人境遇的深刻思考,使得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具有很强的思想深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