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之患,不患材之不众,患上之人不欲其众;不患士之不为,患上之人不使其为也。夫材之用,国之栋梁也,得之则安以荣,失之则亡以辱。然上之人不欲其众﹑不使其为者,何也?是有三蔽焉。其敢蔽者,以为吾之位可以去辱绝危,终身无天下之患,材之得失无补于治乱之数,故偃然肆吾之志,而卒入于败乱危辱,此一蔽也;又或以谓吾之爵禄贵富足以诱天下之士,荣辱忧戚在我,可以坐骄天下之士,而其将无不趋我者,则亦卒入于败乱危辱而已,此亦一蔽也;又或不求所以养育取用之道,而諰諰然以为天下实无材,则亦卒入于败乱危辱而已,此亦一蔽也。此三蔽者,其为患则同。然而,用心非不善,而犹可以论其失者,独以天下为无材者耳。盖其心非不欲用天下之材,特未知其故也。

材论
并不在于人才不众,而在于统治者不愿意让人才发挥其作用;不在于士人不努力,而在于统治者不愿意让他们有所作为。材料的作用,是国家的栋梁,拥有它们可以安身立命,荣华富贵;没有它们则可能导致灭亡和耻辱。然而,上位的人不愿意让人才发挥作用,是什么原因呢?这是因为有三种弊病。第一种是他们害怕自己的地位可能会受到侮辱和危险,认为终身无天下之患,人才的得失对政治混乱与否没有影响,所以放纵自己的志向,最终导致失败、混乱和耻辱。第二种情况是有人认为他们的爵禄、富贵足以吸引天下的人才,荣辱忧虑都在他们的掌控之中,因此可以坐享其成,让天下的人都趋附他们,最后也只会陷入败乱危险的境地。第三种情况是一些人不求如何培养和使用人才的方法,却自高自大地认为天下实际上没有真正的人才,这样也只会陷入败乱危险的境地。这三种情况虽然不同但都有共同的危害性。然而,用心并非不善,仍然可以分析出其失误的原因只是因为天下认为自己没有真正的人才罢了。其实他们心中并非不想用好天下的人才,只是不知如何去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