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前蒙陛下问及本朝所以享国百年、天下无事之故。臣以浅陋,误承圣问,迫于日晷,不敢久留,语不及悉,遂辞而退。窃惟念圣问及此,天下之福,而臣遂无一言之献,非近臣所以事君之义,故敢冒昧而粗有所陈。

伏惟太祖躬上智独见之明,而周知人物之情伪,指挥付托必尽其材,变置施设必当其务。故能驾驭将帅,训齐士卒,外以捍诸边,内以平中国。于是除苛赋,止虐刑,废强横之藩镇,诛贪残之官吏,躬以简俭为天下先。其于出政发令之间,一以安利元元为事。太宗承之以聪武,真宗守之以谦仁,以至仁宗、英宗,无有逸德。此所以享国百年而天下无事也。

仁宗在位,历年最久。臣于时实备从官,施为本末,臣所亲见。尝试为陛下陈其一二,而陛下详择其可,亦足以申鉴于方今。

译文

陛下,本朝历经百年而没有战乱,天下太平无事,这是什么原因呢?臣以浅薄之见,误承圣问。臣因忙于政务而不敢久留,未能将全部情况详细陈述。因此便告辞退下。臣私下认为陛下有此疑问,是天下之福。然而臣却没有提供一句有价值的回答,这与近臣侍奉君上的意义不符,所以我冒昧地提出粗浅的见解。

伏惟太祖皇帝具有超凡的才智和独到的眼光,能够深刻了解人物的真实面目。他指挥将领、委任官员时必能充分发挥他们的才干,变更政策设置措施时必定适合当时形势的需要。因此能够驾驭将帅、训勉士卒,对外抵御边患,对内平定国内动乱。于是免除苛捐杂税,制止严刑酷法,取消强横不法的藩镇,诛杀贪污腐败的官吏,自己率先以简朴为表率。他在处理政事发布命令时,总是把安定百姓、利益民众放在第一位。太宗继承太祖遗志,以聪颖武勇著称;真宗则以谦逊仁爱为治政之道;直到仁宗、英宗时期,都未有逸德。这就是本朝历经百年而国家太平无事的原因所在。

统治时间最为长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