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虑之以谋,计之以数,为之以渐,而又勉之以成,断之以果,然而犹不能成天下之才,则以臣所闻,盖未有也。

然臣之所称,流俗之所不讲,而今之议者以谓迂阔而熟烂者也。窃观近世士大夫所欲悉心力耳目以补助朝廷者有矣。彼其意,非一切利害,则以为当世所不能行。士大夫既以此希世,而朝廷所取于天下之士,亦不过如此。至于大伦大法,礼义之际,先王之所力学而守者,盖不及也。一有及此,则群聚而笑之,以为迂阔。今朝廷悉心于一切之利害,有司法令于刀笔之间,非一日也。然其效可观矣。则夫所谓迂阔而熟烂者,惟陛下亦可以少留神而察之矣。昔唐太宗贞观之初,人人异论,如封德彝之徒,皆以为非杂用秦、汉之政,不足以为天下。能思先王之事,开太宗者,魏郑公一人尔。其所施设,虽未能尽当先王之意,抑其大略,可谓合矣。故能以数年之间,而天下几致刑措,中国安宁,夷蛮顺服,自三王以来,未有如此盛时也。唐太宗之初,天下之俗,犹今之世也,魏郑公之言,固当时所谓迂阔而熟烂者也,然其效如此。贾谊曰:“今或言德教之不如法令,胡不引商、周、秦、汉以观之?”然则唐太宗事亦足以观矣。

”`
上仁宗皇帝言事书(王安石)

夫虑之以谋,计之以数,为之以渐,而又勉之以成,断之以果,然而犹不能成天下之才,则以臣所闻,盖未有也。

然臣之所称,流俗之所不讲,而今之议者以谓迂阔而熟烂者也。窃观近世士大夫所欲悉心力耳目以补助朝廷者有矣。彼其意,非一切利害,则以为当世所不能行。士大夫既以此希世,而朝廷所取于天下之士,亦不过如此。至于大伦大法,礼义之际,先王之所力学而守者,盖不及也。一有及此,则群聚而笑之,以为迂阔。

今朝廷悉心于一切之利害,有司法令于刀笔之间,非一日也。然其效可观矣。则夫所谓迂阔而熟烂者,惟陛下亦可以少留神而察之矣。昔唐太宗贞观之初,人人异论,如封德彝之徒,皆以为非杂用秦、汉之政,不足以为天下。能思先王之事,开太宗者,魏郑公一人尔。其所施设,虽未能尽当先王之意,抑其大略,可谓合矣。故能以数年之间,而天下几致刑措,中国安宁,夷蛮顺服,自三王以来,未有如此盛时也。

贾谊曰:“今或言德教之不如法令,胡不引商、周、秦、汉以观之?”然则唐太宗事亦足以观矣。

译文:

在考虑如何谋划和执行政策时,我们应该逐步实施,并努力取得成功,果断地解决问题。但是,我们仍然无法培养出能够胜任天下的人才。我所听到的是,这在历史上还从未发生过。

我所谈论的正是那些被大众忽略的问题。现在的意见认为我的想法过于迂腐和不切实际。我观察了近现代的一些士大夫,他们希望竭尽全力来帮助朝廷,但他们都只关注眼前的利益。士大夫们都希望朝廷采纳他们的意见,而朝廷从天下挑选人才的方式也仅限于此。至于道德规范和法律的根本原则,以及儒家经典所倡导的礼仪和道义,这些都是古代圣贤们努力维护和维护的。一旦涉及到这些方面,就会遭到一些人的嘲笑和反对,他们认为我的提议过于迂腐。

今天朝廷对各种利益问题非常用心,已经有了许多司法令,这并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然而它的成效是值得称赞的。那么那些被认为迂腐而不切实际的人,陛下也可以稍加留意并加以考察。过去唐太宗在贞观初年,每个人都持有不同的观点,比如封德彝等人都认为如果不采取秦朝和汉朝的政策,就无法治理好这个国家。能够思考到先王的事情,开创了唐太宗盛世的,只有魏郑公一个人。他所做的政策虽然不能完全符合先王的意图,但他的主要思路还是正确的。因此,他能在短短几年内使天下几乎实现了无刑罚的状态,国家平安,夷族归顺,这是自夏、商、周三代以来从未有过的盛世。

贾谊说:“现在有些人认为德教不如法令,为什么不借鉴商朝、周朝、秦国、汉朝的经验呢?”这样的话也足以作为唐太宗治国的借鉴。

赏析:

王安石的《上仁宗皇帝言事书》是一篇著名的奏议文章,它不仅反映了作者王安石的政治见解和改革思想,而且展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严谨的学术态度。这篇文章的核心观点是在讨论如何通过改革政治制度和选拔人才来恢复和发展国家的实力。王安石在文中详细阐述了自己的人才观和政治理念,强调了教育和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具体的措施和建议。他的这些论述不仅体现了他对国家的深切关怀和责任感,而且展现了他对传统儒学的深刻理解和继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