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引客就观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
客去,陆子叹曰:“天下之事,闻者不如见者知之为详,见者不如居者知之为尽。吾侪未造夫道之堂奥,自藩篱之外而妄议之,可乎?”因书以自警。淳熙九年九月三日,甫里陆某务观记。
诗句解析:
- 引客就观之:邀请客人一同观赏这个建筑。
- 客始不能入:客人最初无法进入这个建筑。
- 既入又不能出:一旦进入,又出不去。
- 乃亦大笑曰:于是也大笑说。
- 信乎其似巢也:确实像巢一样。
- 客去:客人离开。
- 陆子叹曰:陆某人感叹。
- 天下之事,闻者不如见者知之为详,见者不如居者知之为尽:天下的事情,只听的人不如亲自见到的人知道得详尽,亲自看到的人不如居住在那里的人知道得多。
- 吾侪未造夫道之堂奥:我们还没有达到这个道理的深处。
- 自藩篱之外而妄议之,可乎:从围墙之外随便评论,可以吗?
- 淳熙九年九月三日,甫里陆某务观记:这是淳熙九年九月三日,甫里人陆某写的《书巢记》。
译文:
邀请客人一同观赏这个建筑,客人一开始无法进入,一旦进入,又出不去,于是大笑说:“真的好像巢一样。”客人离开后,陆某人感叹说:“天下的事情,只听的人不如亲自见到的人知道得详尽,亲自看到的人不如居住在那里的人知道得多。我们还没有达到这个道理的深处,从围墙之外随便评论,可以吗?”于是他写下这篇《书巢记》来自我警醒。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形象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某个建筑的独特见解和深刻感悟。诗中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建筑赋予了生命和情感,使得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同时,诗中的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也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整体来看,这首诗是一首具有思想深度和艺术美感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