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生不忧老至,徇名却忘行卑。
一日又复一日,遑遑自欲何之。
【注释】庆元庚申:指公元1200年,是南宋理宗皇帝在位的第五年。二月:农历正月、三月、四月。药局:指太医局,掌全国医疗行政事务。书满:任满回京或调任他职。七月还:指庆元三年(1207)八月,郑清之罢官回到家乡。涧上:山间小溪旁。嘉泰元年:指公元1203年,是宋宁宗皇帝在位的第十二年。秋:指九月。入吴:到苏州去应试。试罢:考试结束后返回原地。冬暮:即冬至日。得阙而归:得到官职后回家。阙:古代宫门。今五年矣:从嘉泰二年(1204)至庆元六年(1200),正好五年了。
【赏析】此诗作于诗人任太医局后第一次离京返乡时。
开头两句写回归故里的心情。“庆元庚申”四句点出自己离开京城的时间和原因。“贪生不忧老”,说人老了就难免要生病、衰老;既然有生必有老,那么也就不必忧愁了。《论语·述而》云:“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这里把“仁”作为人生追求的最高境界,说明只要心中存有仁爱之心,自然能够达到“至”的境界。但“贪生不忧老”,也反映了一种消极的人生态度,因为如果只求个人生存下去,而不以天下为己任,那也就失去了生命的意义。“徇名却忘行卑”,是说自己为了名誉而忘却了做人的卑下之处。“一日复一日,遑遑自欲何之?”意思是说,一天天地过去,自己还不知道要到哪里去,只是整天忙忙碌碌、心烦意躁地乱闯瞎碰。这两句诗反映了作者在仕途中失意后的彷徨苦闷和无所适从。
全诗表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与无奈,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人生价值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