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兄子瞻,谪居海南四年,春正月今天子即位,推恩海内,泽及鸟兽,夏六月,公被命渡海北归,明年舟至淮浙,秋七月被病卒于昆陵。吴越之民相与哭于市,其君子相与吊于家,讣闻四方,无贤愚皆咨嗟出涕,太学之士数百人相率饭僧惠林佛舍。呜呼!斯文坠矣,后生安所复仰?公始病,以书属辙曰:“即死,葬我嵩山下,子为我铭。”辙执书哭曰:“小子忍铭吾兄!”
公讳轼,姓苏氏,字子瞻,一字和仲,世家眉山。曾大父讳杲,赠太子太保,妣宋氏追封昌国太夫人;大父讳序,赠太子大傅,妣史氏追封嘉国太大人;考讳洵,赠太子大师,妣程氏追封成国太夫人。公生十年,而先君宦学四方,太夫人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太夫人尝读东汉史,至范滂传,慨然太息,公侍侧曰:“轼若为滂,夫人亦许之否乎?”太夫人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耶?”公亦奋厉有当世志。太夫人喜曰:“吾有子矣!”比冠,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
【诗句】
东坡先生墓志铭
【译文】
我兄苏轼,被贬居海南四年。春天正月,皇上即位,恩泽普降四海,泽润禽兽。夏天六月,公受命渡海北归,第二年船至淮浙,秋天七月因病去世在昆陵。吴越之民相与于市哭,君子相与于家吊唁,讣告传遍四方,贤愚皆嗟叹流涕。太学之士数百人相率饭僧惠林佛舍。呜呼!斯文坠矣,后生如何仰望?公初病时,以书属辙曰:“即死,葬我嵩山下,子为我铭。”辙执书大哭曰:“小子忍铭吾兄!”
【注释】
- 苏:苏轼,字子瞻,一字和仲,眉山世家成员。
- 大父:曾祖父。
- 杲:苏轼的祖父。
- 赠太子太保:官位称号。
- 宋氏:苏轼的母亲。
- 追封昌国太夫人:对已故女性的封号。
- 序:苏轼的父亲。
- 赠太子大傅:官位称号。
- 史氏:苏轼的母亲。
- 洵:苏轼的叔父。
- 赠太子大师:官位称号。
- 成国太夫人:对已故女性的封号。
- 十龄:苏轼出生时十年,这里指的是他十岁时父亲就去世了。
- 宦学四方:指四处奔波求学或从政。
- 书:书籍。
- 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听到历史中的成败之事就能讲出其中的关键所在。
- 滂:范滂,东汉时期的忠臣。
- 太夫人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耶?”:祖母说:“你能像范滂一样,我怎能像他的妈妈那样?”意思是你若能如范滂那般有作为,那我也无愧于你的爷爷。
- 奋厉:奋发有为,努力向上的样子。
- 当世志:有抱负和远大的志向。
- 太夫人喜曰:“吾有子矣!”:祖母很高兴说:“我有儿子了!”
- 比冠:指成年后。
- 通经史:精通儒家经典。
- 日数千言:每天写作上万言。
- 饭僧惠林佛舍:到僧人惠林那里吃饭。
- 呜呼:哀叹词。
- 斯文:这里指文化、学问。
- 后生:年轻人。
- 顾:只是。
- 汝:你。
- 今:现在。
- 予兄子瞻:我是苏轼的弟弟子瞻。
- 推恩:施恩,这里指皇帝的恩泽。
- 泽及鸟兽:恩泽遍及禽兽。
- 公被命渡海北归:公,指苏轼;被命渡海北归,是他被皇帝命令渡海回北方。
【赏析】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县人,是中国北宋时期杰出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在文坛上享有极高的声誉。他的诗、词、赋、散文都有很高的成就,尤其擅长诗词,被誉为“词中之龙”。他的《赤壁赋》、《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等作品广为流传。苏轼一生坎坷,多次被贬,但他始终保持乐观的人生态度,留下了许多感人至深的佳作。